第一百八十三章 榜下捉婿(上)(3/4)
举文章除了文理通顺,文章、文字功底深厚等等之外,剩下的就是你所阐述的观点是否能够打动主试官们的心,若是连主考官这一关都过不去,皇帝也不敢直接将你的名字加入奏名进士名单的。
李三坚是曾经的端王府幕客不假,与赵佶关系密切也不假,可赵佶所能给李三坚的只能是恩荫或者直接授官,授官也基本上是武官,并且是无关痛痒的,是无实权的官爵,而绝不是科举,绝不是功名,除非你考了无数次,并且年龄已老。
因此李三坚就一定能够榜上有名吗?
“元承,你今后打算如何?”李三坚不愿意再说这件事了,于是问道。
“还能有啥子打算?”刘安节闻言愁眉苦脸的答道:“考不中就回家种田去撒,考中了就把老汉接过来在京师耍两天。”
“老汉就是爹爹。”刘安节见李三坚满脸狐疑,于是解释道。
刘安节与李三坚一样,也是个贫寒士子,川蜀家中母亲早亡,其父是又当爹又当妈的将刘安节三兄弟拉扯大,此时家中一贫如洗,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刘安节的身上。
“状元来了,状元来了。”两人正在闲聊之时,人群之中忽然发出一阵骚动,一人在许多士子的簇拥之下走了过来。
状元?李三坚、刘安节闻言心中暗暗纳闷,此时还不到放榜的时刻,哪里来的状元?
原来是他?李三坚看清楚来人之后,心中暗道。
来人确实是状元,不过是绍圣四年丁丑科的状元何昌言。
何昌言如花簇锦攒般的被众士子簇拥着向李三坚走了过来。
众士子也是纷纷挤到了何昌言身边,沾一沾状元的喜气,以求得到一个好兆头。
“李翰韧,别来无恙乎?”何昌言走到李三坚面前笑问道。
何昌言此时已是宋官员了,因而此时言语倒是平常和,可却是腆着越来越大的肚子,一身八品官服,双手扶在犀角饰革带之上,居高临下的看着李三坚说道。
绍圣四年,丁丑科状元何昌言授官承事郎、签书武宁军节度判官公事,三年任期满,磨勘过后,此时就回到了京师,等待转迁他官,这次何昌言有很大可能留在京师作为一名京官,甚至是朝官,心中是好不得意。
何昌言在京师等待之时,左右闲着无聊之际,就来到了礼部贡院,看一看此时庚辰科科举的盛况。回忆一下当年的荣耀。
何昌言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就看见了李三坚,于是走过来跟李三坚打了个招呼。
“原来是兄长,小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