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趋时附利(3/4)
“呵呵”赵佶闻言笑道:“本王路过员外郎住处,只想讨碗茶喝,不知员外郎是否舍得?”
“殿下说笑了,殿下口渴,下官岂有不舍得的道理?只是不知下官家中之茶是否入得殿下尊口?殿下,里面请。”李格非见赵佶都这样说了,于是无奈请赵佶入宅。
料其不会只是讨碗茶喝这么简单的事情,李格非心中暗道。
赵佶点点头吩咐高二等人道:“你们先扶二娘回府,这里的事情我来处置。”
。。。。。。。。
赵佶被李格非请进了府中书斋。
一般来说,书斋有许多精致的设计,但崇尚的是“宜简不宜繁”。自古及今,书斋并无一定之规。富者可专门筑楼,贫者或室仅一席。有的雕梁画柱,有的则环堵萧然。
李格非的书斋就较为简单,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靠着墙壁摆放着“岁寒三友”,除此之外,书斋之中除了藏书之外,只有一榻、一几、一博山、一笔、一砚,书斋之外种着些南山新竹,布置得极为雅致。
双方宾主落定之后,赵佶端起一碗茶喝了一口道:“书斋布置得清新脱俗。员外郎果然是个博学多才、高雅之士。”
“殿下谬赞,下官惶恐。”李格非微微一笑道。
赵佶随后放下茶碗,话风一转道:“本王素闻员外郎为官清廉、耿介正直,可此时为何成了一个趋时附利之人?”
“殿下何出此言?”李格非闻言面不改色的反问道。
“我来问你。”赵佶说道:“本王兄弟有哪里配不上你府中小娘子?为何将她嫁给他人?你可知他们已经有了三生之约了?”
赵佶本不想管李三坚这点“破事”,可此时李三坚还远在岭南,并将其母“托付”给了自己,如此,赵佶不得不出面解决了。
最关键的是,此时正值紧要关头,赵佶需手下卖命。此时手下受到欺辱,赵佶必须表现得义字当先,如此方可使得手下有盼头,不至于灰心丧气,这样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被赵佶所驱使。
“殿下兄弟?是何人?”李格非闻言差异的问道。
“员外郎不必揣着明白装糊涂了,你岂能不明白本王所指何人?”赵佶淡淡的说道。
李格非闻言点头道:“三生之约?父母之命,是天经地义的。私定终生是当不得真的,婚姻大事岂能如此儿戏?更何况下官是为了小女着想,女子有个较好的归宿,方能得到一生的幸福,与赵氏结亲,乃是天作之合,如此下官岂是趋时附利之徒?”
李三坚何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