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破局之道(求月票!)(2/3)
,自己太人微言轻了,甚至轻微到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那么拿什么去破局那么又应当如何争取到参与的权利
苦就苦在,如今一无人情。二无钱财,可谓是一穷二白,凭什么去参与
难道用老办法,先拿诗词去刷名气。有了名气再进行下一步
但这需要时间来沉淀,除非遇到天时地利人和,像苏州府那样直接灭掉了祝枝山三人组,否则哪有这么容易一夜爆红!
更何况诗词只是陶冶情cao的小道。与政坛风云半文钱关系也没有。就算他把纳兰xing德王士祯黄景仁龚自珍赵翼袁枚等等的大作全都抄出来,最多也就变成一个才子。那又能撼动什么改变什么
方应物在屋中想了一个时辰,也没有什么好主意,又嫌屋中憋闷,便到了院中来回踱步。
不经意间,他抬头望见了月亮。不知怎的,想起了在家乡时,月下屋顶上悟道的事情,悟到的核心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灵光乍现,仿佛摸到了什么。人情和银子,都是利,自己手里无利,那什么去喻于人
因而还是要从君子喻于义方面去琢磨,如果能抓住一个大义,让所有人都不能不承认的大义,那样自己就不再是被忽略的对象了!
就好比父亲,虽然下了诏狱,别人也许会迫于形势沉默,除去毫无廉耻到极点的小人,没有人说他是错的,这就是一种无可否认的大义!
何必去靠诗词小道,如果自己也有一种类似的大义,凭借自己还是iyou身的优势,就可以迅速占据舆论高地!
方应物隐隐约约的好像就差一层窗户纸要捅破了。父亲的大义是忠,自己的大义又在哪里
想到父子关系,方应物感觉距离答案更近了一步。常言道,忠臣之家必出孝子,忠孝并称,父亲是忠臣,自己就该当孝子。
没错,就是这个!方应物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他的大义就是孝!
国朝标榜的是以德治国,以孝治天下,又是百善孝为先,朝廷百官谁敢说孝字不对
父亲忠义在前,自己孝义在后,只要把握住情势,让自己成为绝对的道德典范,变作“孝”的象征,那么何愁不能把握舆论!
想透了这点,方应物顿时思路如泉涌,破局的机会,就在这里面了!
大方向定下,剩下都是细节问题了,关键就是要围绕如何表现出“孝”字来进行。
首先,父亲坐了牢,孝子就该表现出替父坐牢的姿态,连代父受苦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