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盐铁官营才能立国(2/4)
的国家现在处在战乱中,她痛苦,却无能为力。
二世子萧钊之自去年十一月南伐,到了建州便一路受阻,两个月来未能再攻下一城一池。
萧钊之当机立断,向西转攻许州,势如破竹的一路到了凌州,二月十七日,在凌州建都。
为了区别于三世子萧铮之在江陵建立的后昭,世称二世子萧钊之在凌州建立的新昭为西昭,西昭新帝为重光帝,后昭新帝为更始帝,但世人常以其年号称其晏平帝。
重光帝在凌州正式定都,发出震耳发聩的承诺,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有生之年,必将光复大昭河山!
凌州富庶,易守难攻,实在是营都建城的好地方。
众人都道拿不下江陵的萧钊之疯了,竟然盐铁官营。
除了盐铁官营,西昭榷酒沽、莞盐铁、铸白金、造皮币、算舟车,租及六畜。自来官不与民争利,官营工商业非治国之本务,西昭这样做,简直让天下人发笑。
笑过之后众人懵了。
因为……天下十分盐,七分出凌州。
盐分海盐、岩盐、池盐、土盐和井盐,西昭盛产这五种盐,紧挨凌州甚至还有个以盐为名专门产盐的盐州。
盐的地位至关重要,通俗点讲,哪个国家盐多,就证明这个国家富强。产盐最优的凌州盐州,成为了萧越推翻前朝建立南昭的聚宝盆。
北边定州一带被西昭控制,后昭若想得盐,只能从柔然绕道北燕进口。
然而……十次进口有六七次都被西昭扣截。
重光帝盐业官营不可谓不深谋远虑,一举阻死后昭的盐路。
此后数年,后昭深受缺盐的困扰,盐价一度高到五十文钱一斤。
(一文钱作一块钱计)
提出盐铁官营、酒类专营的是关乾棣。关乾棣认为工商业应该由朝廷控制,这样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又可以抑制富商大贾兼并掠夺,有利于“使民务本,不营于末”,有利于“建本抑末”。官营工商业为西昭奠立了坚实的财政经济基础,让西昭迅速立国。
粮食紧缺让西昭另一项政策迅速确定下来,那就是未经许可,禁止酿酒。户部副部长后来的户部部长景光严厉执行此项决定长达十年,故此西昭的酒馆酒肆寥寥无几,地下酿酒好比暗中贩盐,那是掉脑袋的生意。
在西昭,贩私盐一经发现,必须上报重光帝,组织者枭首示众,从案者全部充军。
关乾棣初次提出官营工商业,重光帝有些犹豫迟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