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继承大统,以安人心(2/5)
“嗯,不好烦诸位卿家久候,让车架快些吧。”
话音落下,内监自是应声离去,而邹太后的心情却远不似她的声音那般平静。
她是五月十五日的夜里随弘光、马士英出的应天。
原本,邹太后认为凭那时的局面,这辈子怕是都无法在回应天了。
可谁能想到,那个被关在兵部大狱里的“假太子”竟能凭着一点卫所弱旅,破镇江、救杭州、斩尼堪、退多铎。
待他此番回朝,不但麾下已有数十万大军,甚至连两广湘赣都已收入囊中,若再算上他对西南的布置,只要再把江西清军赶回江北,那么这半壁江山便算是稳稳落住了。
局面如此剧变,哪怕邹太后晓得其中每一步之过程,却也不由时常在心中生出一个念头。
这娃儿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却也怪不得邹太后,她的前半生仅只在王府后宅苦苦挣扎,退到江南之后虽凭着宫斗之能助了弘光一臂之力,但说到底这也已是她能力的极限,若想看明白其中缘由却已远远超出她的能力范畴。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对于朱慈烺为何能力挽狂澜,各人皆会因自己的立场、见识而生出不同的看法。
似多铎这等手下败将,他便把江南之败的绝大部分原因看在了轻敌和水师之上;
似钱谦益、马士英这等工于心计的臣子则从太子殿下的诸般施为之中看出了其洞察人心之能和谋算机巧之功;
再似越其杰看出了殿下死抓兵权绝不放松半点;袁继咸看出了殿下行事堂堂绝少鬼蜮心思;
武将们更是将太子殿下与兵卒们的相处细节全都看在眼里,甚至似那向仁生已然将殿下在军中行至当做自己的标杆,整日都会不断审视哪里做的差了。
只是朱慈烺自己却很清楚,他最大的依仗不过是多了数百年的总结而已。
切莫小看这些总结,要知道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不但能在自然科学上碾压古时,于社会科学上同样也能。
就拿张居正重银废钱来说,此等不世出的天才人物也是在历经了数十年的宦海沉浮之后才懵懵懂懂地明白了些皮毛,最终使了那饮鸩止渴的法子。
可他若能明白便连后世小儿都能说上两句的铸币权、货币体系,那他所行之法不但会稳妥百倍,更可能早早就想好如何防范银流断绝之事,再为大明多续上些寿数。
以此为基
,现在的朱慈烺并没有因功业初成而志得意满,也未曾因历史轨迹的逐渐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