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没一个人能高兴太久(3/5)
烺和武将不同,钱谦益在梳理近期战事时的关注点却是偏向于后勤、功赏和善后上。
所谓权力之争说白了就是争活干。
谁捞到的活涉及面广、掌握的资源多,谁手中的权力自然就要大上一些。
不过这些人也不是新入官场的雏,他们自是明白朝廷的权力不可能全都落在自己手里,所以提前梳理一番,明确重点要点就是必要必需的了。
后勤自不必说,交战之时大军全凭杭州以及浙南供应,哪怕现在战事正逐渐北移,但应天城外还有数万清军围着,所以钱谦益等人便是想要插手却也是有心无力。
余下的便是功赏和善后了。
理论上来说,这功赏自然得由中枢说了算,可自打那梁云构被处理掉之后,这应天的兵部便只余了小猫三两只。
更何况这几场战役都是由太子殿下亲自指挥,而且参战部队还都是南面的人。
若是应天真将议定功赏的差事捞到自己手里,倒还成了一团甩不脱的麻烦。
在旁人看来,将功赏之权拿到手里便能以此拿捏诸将,进而使其立场有所偏向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
可梁云构之事摆在眼前,应天的这些人又有哪个还有胆子克扣兵将们的功赏
既然不能克扣功赏,又凭什么拿捏人呢
倒不如直接将这事丢出去,说不定还能看上一番好戏呢。
当然,等到真正在殿下面前商议这些的时候,该做的样子他们自然也会做出,要是不让南边那些墙头草耗尽力量,等到真正的目标出现时岂不又得多费手脚
是的,应天这些人的目标就是善后。
切莫以为这善后既不掌握钱粮,又不掌握军队,似乎是个纯粹的苦差事。
但明白内情的人却知道,这可是将手伸到江南的绝佳机会。
旁的都不用多说,光是甄别地方官员这一样便足以让某个派系成为在朝中屹立不倒的存在。
“所以老夫认为,中枢还是得将重点放在善后之事上。”
巴拉巴拉说了一通,钱谦益以这句话为本次会议定了调子,待到朱之臣这些人表示赞同之后,他便将头转向了今日正主“未知越中丞和徐祭酒意下如何啊”
党争
虽然越其杰一直在地方当差,徐瑜一直在应天太学任职,但对于这两个字他们却是清楚到不能再清楚。
自嘉靖年间开始,各色派系便你方唱罢我登场,待到崇祯年间阉党覆灭,皇权爪牙被削得一干二净,这党争的本质也便从文官和皇帝的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