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南人卑鄙!(4/5)
如此一来,杭州的本地势力和他马士英都会失去限制皇权的能力,小朝廷自然就会从诸般势力相互协商的机构彻底成为体现朱慈烺意志的工具。
那么问题来了,马士英为何会一口应下这样的差事
四个字,形势所迫。
先不提什么叫携大胜之威,光是身边的保国公便由不得他不应。
他应下此事后虽会有诸般负面影响,但若不应下,就会从拿在朱慈烺手中刀彻底沦为被宰割的对象。
须知,人嘴两张皮,就算他留在了城里,却也代表不了什么。
应天的赵之龙还留在城里呢,难道还能说他准备与鞑子血战到底吗
由此,便很轻易便能想见,若非考虑到杭州的稳定,在占着绝对道理和绝对力量的情况下,其实太子殿下并不在乎是不是要同时对付杭州本地势力和他马士英。
如此一来,在刀俎和鱼肉之间,马士英到底会做何选择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悬念了。
眼见马士英领命而去,朱国弼心中在有些轻松的同时,却又有些失落。
其中利弊他自也能想得明白,但不管怎样却都不能否认执行此事就代表着手中将握有巨大的权柄。
这对他而言的确拥有巨大的吸引力,但与此同时巨大的风险又让他望而却步。
他这般勋贵的处事方法与马士英这些文官的却略有不同。
他们的本质虽都是为了家族延续,但在具体施为上勋贵们对权柄的渴求却要比文官们淡上一些。
毕竟没了权柄的文官家族就要面对其他家族的蚕食,而勋贵们因为与国休戚与共的关系却是不太担心这个。
至于说在应天时为何绝大部分勋贵都属意降清而非为大明死战
说白了他们在国事上几乎没什么发言权,如此情形还不如试着拿家业赌上一遭,也算是将命运握在了自己手中。
言归正传。
就当几人正各怀心思之时,城外却已乱成了一锅。
虽多铎晕得极其突然,但总算有孔有德这个汉人王爷在场,局面却也乱不到什么程度。
只是
“王爷那定是南人行诈,贝勒爷领着数万大军,怎可能被明军杀了”
有人起头之后,在场军将便都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说应该让李本深再组一次进攻的,有说应该直接派旗兵攻城的,但无论他们持何种观点却都明白无误地表达出不相信尼堪已死。
这也难怪,尼堪从军多年,其战绩虽非特别辉煌,但绝对能称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