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在曲亦明心中埋下种子(1/3)
原来历史上顾青曾被河东商会修理过,这就难怪了。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王纯良估摸着顾青因此可能都患上了河东商会的PTD创伤后应激障碍。
曲亦明满脸笑容的继续说道:
“在算计了顾青和他的君临资本后,阎炎就带着光辉的战绩去了港城,给内地留下了民间投资团体大败帝都风投巨头的传奇故事。自那以后,顾青在接触到来自双河省尤其是河东市的客户或是同业时,都会敏感的私下打听对方和河东商会的关系。”
王纯良闻言点了点头。
这样就说得通了,难怪顾青在得知河东商会的现任成员夏明辉投资顾潇潇后,能对我这么个刚来帝都的无名小卒这么上心。
“追根溯源,我们骡马公司也算是河东的产物,所以顾青会有所怀疑理论上也说的通。可是,顾青为何向你这么个刚入帝都风投领域的新人打探河东商会呢?莫非你和那个商会真有什么关系?不对不对,宁董事长对河东商会的态度不是很好,你应该跟他们没有关系.”
王纯良没有打断曲亦明的自言自语,也没有回答他这其中的奥妙。
在知晓了顾青和河东商会的纠葛历史后,王纯良心满意足,又把话题拐回到了骡马公司自身。
此前王纯良觉得公司从高管到员工一躺到底,已经是彻底的无药可救。
可现在看来,曲亦明这位顶头上司尚还有救,他对顾青的恩怨将会是极好的催化剂。
骡马公司或许还有一丝活下去的机会,在未来摆脱对那个神秘项目的依赖,走上正常的VC企业之路。
“老哥,你回国也有好几年了,也应该发现国内投资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政策对市场的干预频繁且不稳定性过高。就好比目前在国内发展蓬勃的教育培训产业,也可能在未来因为国家的减负政策而一蹶不振。”
曲亦明深有感触:“虽说你举得例子有点极端,教培产业不大可能因为政策的干预就这么倒下了.但是国内对市场政策延续性这块确实有点与众不同,朝令夕改不仅让企业头大,更是令我们风投公司头疼。”
“总部骡子银行的神秘项目最快也得要一年之后才能落地吧?那么曲总,您有没有想过在这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里,国家的政策会有多少次的变动。若是出点意外,届时这个项目是否还能平稳的开展起来,骡马公司的投资是否还有意义?”
面对王纯良一脸真诚的发问,曲亦明沉默了。
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就算再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