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羊毛要一点点薅,协议要一点点谈(2/6)
br>此时,大家伙很是兴奋。虽然还没有试车,但是他们相信,那些强化零件的加入,会让发动机的可靠性更高!“不知道加工精度如何?”马尔科开口:“如果精度不够,那发动机会运转无力,可能还比不上我们之前的机体。”活塞式发动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活塞和气缸壁的贴合,贴合得越紧密,密封性越好,动力就越足,但是…这需要精密加工能力,东方有这个技术吗?“自己量。”克普勒说着,递过去一個活塞,一把游标卡尺。加工的数量肯定比需要的多,得留个备份,接过来这个活塞,马尔科顿时就是一惊:“好轻!”和他们的铸铝活塞差不多的重量,这怎么做到的?当然是减少厚度!锻造活塞都是用机床精密切削出来的,该厚的地方,比如说活塞顶、活塞销这些地方就加厚,不受力的地方,比如活塞侧壁,那就削得薄一些。钢铁的强度远远大于铝的强度,很多地方都用不着铸铝活塞的厚度,体积小了,重量自然也会小。活塞不仅仅重量轻,而且外表非常光滑,一看就是经过了精密磨床的打磨!拿到车之后,老司机都会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磨合,如果磨合不好了,发动机可能会降低寿命!启动了发动机,一定要等到水温上来再开!其实,这些都已经是老黄历了。早期的发动机制造技术落后,气缸和活塞表面粗糙,所以要磨合,拿到车就野蛮驾驶,肯定会降低寿命。但是随着机加工水平的提高,发动机的制造的过程中,都经过了精密磨合,气缸和活塞表面光滑,装配起来之后,就已经达到了早期发动机磨合后的效果了,所以,现代的车子,根本就不需要磨合,拿到之后,想怎么开就怎么开。这点也可以从换机油上看出来,早期几千公里磨合之后,就需要换机油,掉下很多金属碎屑来,而现代的重卡,讲究的是十万公里长换油,车子跑十万公里才需要换机油,和磨合八竿子打不着。东方的技术也太先进了,居然有精密磨床,而且还得是数控磨床!马尔科接过来游标卡尺,仔细丈量,然后顿时兴奋起来:“加工的不对,比我们奔驰的标准活塞粗了零点零二毫米!这种活塞虽然也能放到我们的气缸里,但是工作起来之后,受热膨胀……”当话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突然又停住了。“受热膨胀如何?”秦锋一幅好奇的样子。“铝的膨胀率是钢的两倍。”格里希在一旁开口:“所以,将活塞材质从铸铝改成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