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时髦递进(2/7)
公司就可以节约经费。当然,福利奖金啥的,也就节约下来了。
更关键的是,他们因为没有与电力公司有长期的劳务合同,所以,如果他们表现不好,开除起来也很容易,只需要给劳务公司一个电话,劳务公司就可以办了。因为开除的压力,所以,他们的工作态度是很好的。
这是我们的特殊现象,编制,正式职工与外包劳务,有着巨大的区别。
一般武杰这种正式职工,就当所谓的班组长,带领一帮子这样的劳务工人,去进行施工作业。其实,这些劳务工人,从技术上、能力上、干劲上,并不比武杰他们差,只是因为身份问题,无法取得完全相同的待遇。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些劳务工人,在电力公司做施工,一个月也有五六千元钱,工作稳定,收入远比农村种田强多了。更何况,电力公司的施工,也不是每天都有,所以,也很轻松。所以,他们也很珍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钱的多少决定审美偏好。农民进城后,最先模仿的对象,就是工人。那么,在外在审美好,工人的特征有哪些呢?
首先,是工装。工作服装上,印有某某电网的名称,上班穿是必须的,下班,也穿上,有一幅国有大企业工人的骄傲在里面。
对于武杰这种正式员工看来,这样做有些不舒服。上班穿是被迫的,下班,还得换上自己时髦的运动装休闲装,那才是现代青年的追求。
但是,对于刚进城的人来说,有一套这样的工装,也算是从衣着上,进阶到了工人阶级了。
那其中,就有一些开车的司机,他们有个习惯,就是开车戴手套,洁白的线或者棉或者尼龙的手套,显示出劳动保护的讲究。
其实,开车的人,为什么要戴手套,这个历史就长了。最开始,可能是跟电影里的西方镜头学的。早期,我们的工业化开始,比如说容钢的那些拉钢材的司机,就会每个月领到几双棉线手套。那时的汽车,因为技术粗糙,总免不了要维修。所以,学开车的人,总得要学点修车技术。
车辆里的各种油渍,要么太脏太黑,要么对皮肤有腐蚀性,所以,需要手套来保护,不要让修了车的脏手,脏了方向盘与驾驶室。这是对自己工种的骄傲与自豪,也是对当时的最高科技:汽车,的某种尊重。
而今,开车的,不需要会修车技术了。并且,车辆损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司机们再戴个手套,就稍微有点装。
当然,某些影视剧里的大老板,总喜欢装样子,他们的司机,也有些是戴手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