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食品安全(2/7)
说是一个青年,跟食品监督局打举报电话,昨天晚上他买的两只鸭子与十串羊肉有问题,他如今在医院住院,说是食物中毒。
人家还说了:“他有手机拍摄的证据,不怕打官司。如果食品监督局袒护的话,他们会层层上告。”
冬子与燕子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刚开始的慌张肯定是有的。但冬子随后稳定下来,仔细问了她俩人的细节,还问了昨天在操作间参与的两位工人,尤其是监督卫生的小熊。最后还找来了开车装卸的小向,细节反复确认后,觉得没什么问题。
此时,冬子才意识到,前段时间,燕子提醒的互相监督的用人办法,太有效了。如果是小向这个人与许玫一起在一个摊位,许玫说啥就是啥,那个女人直接在摊位上动手脚,就成了。
对自己的产品卫生有了信心后,剩下的就是行政与法律问题了。冬子拨通的小袁的电话,咨询了后果。
“这样说,你对自己产品的卫生,信心是足的。那就证明一点,是别人故意害你的,或者别人误以为是你的责任,这两种情况。”
“什么意思?”
“我们先把别人往好里想,如果别人是误以为的,那就有这种可能。他吃了你卫生的鸭子,但也吃了自己在其它渠道购买或者制作的东西,那东西不卫生,却把原因赖在你身上了。”
“对对对,有这种可能。”
“从理论上说有这种可能,但按你现在的状况,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我认为,更大可能性,是有人故意要害你。”
“为什么这样说?”
“主要是,他有现场买东西的照片。这个照片如果是他的人无意拍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哪个买卤菜,还专门找一个朋友在一边拍照片呢?如果是拍着好玩或者纪念,那就应该就在摊子边上拍。那你们当时就发现了。但如果你们当时没怎么觉察,或者就是那个女人拍的,在距离十几米外拍那个购买的过程,哪个会这么做?有意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没做什么坏事,小樊和许玫也不可能做什么坏事,哪个会故意害我呢?”
“你只说了一种情况,仇人报复。还有两种情况,其实发生得更频繁。”
小袁接触的案子多,这方面的事,就成了专家。他说,第一种情况是讹诈,有的人,借此机会,敲诈你几个钱,他就撤了。但是,这种情况,有与冬子的现实有点不太对得上。毕竟,讹诈的人,不会先报官,他会先给你打电话,发照片,约你谈谈,然后就提出钱的要求。这种事,街头的混混,经常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