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社会反馈(2/7)
化传承延续了下来。每年,这里会举办各种文化艺术和体育比赛。这里也有自己小有名气的书法家、音乐家与舞蹈大师,虽然只是在小县城,但水平并不低。因为,他们办的艺术培训班,每年通过艺考的比例,是很高的。比如冬子,就是经过一个优秀的美术老师,进行了两三年的培训,就可以通过艺术考试了。
艺考通过率,反映了当地艺术老师的水准。这其实是当地考大学的一门捷径。还有体育比赛,也有从正规院校毕业的体育老师。当年葛校长在容高时,到武汉音乐学院或者武汉体育学院招老师时,都是亲自严格把关的。不仅对对方的专业素质与教育能力加以考察,更重要的是,考察对方是否热爱教育这项事业。
比如容城有几个项目,在全省都是拨尖的,如果按县级水平来平均的话,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全省第一。乒乓球、举重、皮划艇、艺术体操,每年,容城除了大量相关专业的运动员被录取到武汉体院,还有一些进入省队,或者在全省拿了金牌。
艺术之风更盛,并且不拘一格。当年,有一名容城土生土长的青年,由于高考并没有考上正规大学,但他从小被优秀的舞蹈老师辅导,有这方面的天赋与爱好,他自己一个人跑北京,居然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当然,这是一种非高考渠道,相当于职业培训,没有直接分配工作的资格。
但他的作品,也曾在全省比赛中获过奖。为了他,葛校长用自己的关系与威望,找教育局,找人事局,甚至找到分管的副县长,把这个人招进了容高当老师。
这位老师果然不负期待,他每年都会帮容高,输送出舞蹈专业的艺考大学生,提高了容高的升学率,也给许多孩子与家长带来了一条新的出路。
葛校长对体育与艺术的重视,是基于对现代文化发展的考虑,更是为许多年轻人,打开成长成材的基础。让一个火把点亮更多的火苗,不正是教育的意义吗?
而社会,给了葛校长的努力,以巨大的正反馈。他的学生中,最有成就的体育人才,现在已经当上了国家皮划艇中心的主任一职,而女子举重,容城也出现过两个世界冠军。对于一个仅有一百多万人口的县来说,这个成材比例,也太高了。
一般的高中,是不怎么上音乐美术与体育课的,尤其到了高三,这些课基本上就停了。但是,当年的葛校长,却坚持了一个制度。凡是艺考生,在高三,都得分别按专业集中到相应的班,专门有老师对他们进行培训。
有人问过葛校长:“这些专业,有天赋的,可能会吃这碗饭,一般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