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代理问题(5/7)
,对外来投资者,失去了吸引力。
只有当大老板进行大投资时,才有机会形成规模效应,这些都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大老板投资时,不仅要考虑投资收益,更要考虑投资风险。从食品行业来看,投资风险是非常大的,一个卫生风险,就吓跑了大部分投资人。因为,管理好卫生状况,是一个科技,而不仅仅是厨师就可以拿捏得稳的。
但是,冬子却有这两方面的条件。第一,冬子的原始资本积累,可以有一年内有所进步。况且,彭总当即表态,如果冬哥要增加投资,他可以想办法,通过入股的方式,或者通过借债的方式,都行。
第二个优势是,冬子对卫生状况的关注,不仅是制作讲究,更是在运输与贮存方面,已经有这方面的考虑了。这对以后引进投资人,是一个加分项。
关于拉长周围周期导致的利润率下降,彭总却并不担心。他问冬子:“你看,包装食品,它们的保持期是多少时间呢?”
“类似的,比如武汉的精武鸭脖,分两个月到六个月不等,这与品种和含水量有关。”冬子只好举出这个品牌,因为类似,所以可比。
“这就对了,你们想一想,人家保持期都要六个月,这个产品还在销售生产,说明,六个月周转一次,都有钱赚,你慌什么?一年周转两次,只要每次的毛利达到30,年化下来,就是60,净利润可以达到30到40左右,那依然是暴利啊,对不对?”
小袁与冬子这算是服气了,从产品的保持期来推算利润率,彭总果然是销售专家。
“再说,利润率虽然降低了,但你规模起来了,品牌出来了,那利润总额,不就上来了吗?假如你做一万块的生意,年化利润是100,一年也只挣一万块。但如果做一百万的生意,年化利润是30,那一年也挣三十万了呢。”
这一说,连小袁都觉得非常振奋了。
“但是”彭总刚说完这个词,小袁就跳了起来。“我就知道,你后面有但是。”
“别慌,从最坏处着眼,争取最好的效果,这叫底线思维,做食品行业的。甚至不管做什么行业的,只要你想扩大规模,想做出牌子来,那就得有这种思维。我说的但是,既是风险,也是机遇。”
“什么意思?”
“规模大了,管理难度呈几何数级递增,你想自己全面控制,就难了。比如现在,你可以自己卤自己卖,自己运输自己保存。卫生与风味,你自己有把握。这是个体户的做法,赚小钱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规模大了,就得有与你一样能力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