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骨肉团聚(2/7)
们农村有俗话:稀饭要喝得耐、稀路要走得快。”
“什么耐,啥意思?”
“就是喝稀饭要喝烫的,走稀路要走得快些。这是经验之谈,你经历过了,就明白,它真有用。”
两人穿过这个水库的大坝,就来到村外的公路上了。而村口,早已排成了长队,有一队人马,居然换了统一的演出服装,不知道是秧歌还是腰鼓风格,反正很职业的样子。村民们,拥簇着一堆,向公路外面张望。
已经点过的鞭炮硝烟未散,还有大量的鞭炮,正摆在路的两边,一直延伸到村里,不知道有多长。
“这阵仗是迎新吗?”孙总一边说,一边往那路边的横幅标语望去,而冬子眼尖,已经认出上面的内容了。
“热烈欢迎二蛋回家!”当他把标语内容念出来时,孙总马上反应到:“二蛋是啥大人物?得这样欢迎?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两人走到村口那堆人中间,想打听一下。
结果,当他们一走近,就迎来一个中年汉子,给他们递烟。这把两人尴尬了,毕竟,他们既不是这村里的客人,也没送礼的,突然来看热闹,用不着这么客套吧?
孙总与冬子连忙说到:“不会不会,我们只是来看热闹的。”
谁知道,那汉子身边一大婶,赶快抓过来一把花生与糖果混合成了的零食,硬要往冬子他们怀里塞,还一边说到:“来的都是客,沾个喜气,莫嫌我们山里没好吃的。”
这把冬子闹了个大红脸,自己作为不速之客,意外受到这么热情的招呼,简直推也不是,不推也不是。而身边的乡亲们,却伸出手来,好像要帮助那大婶,往他们怀里塞。冬子看到,孙总一边说“同喜同喜”,一边把东西往口袋里揣时,冬子也就依样画葫芦了。
两人接下了礼,与身边的作了揖,当然冬子只是学孙总而已,大家又把目光,盯在了公路的尽头。
孙总低声对冬子说到:“看样子,晚餐,我们就在这里了。”
冬子吓了一跳,怎么,吃了人家的花生与糖果,就不走了?这不是耍赖皮吗?
“过一会,我们找个老老,要点红纸,包点现金。算是送礼,喜事,只要随礼,就是客人,这是农村规矩,咱们沾沾喜气,如何?”
冬子一想,这可新鲜,他从来没见过农村办喜事呢。更何况,今天这喜事,好像是欢迎某个大人物。这活动,比参加那农家乐那一帮子吹牛的,无论是真实感、现场感还是立体感与参与感,都要强得多。与穿越的假设不同,这是真切的生活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