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神奇餐馆(4/7)
等。老者听了点点头说到:“你做的菜,肯定好吃。”
冬子笑笑,与老头示意,共同喝了一口酒。老头继续说到:“还有几样,不容易猜。比如这里面除了麻油与菜油,还有鲜板化油,还有山奈,金条辣椒等。当然葱不用说,看得见,芝麻不用说,很明显。况且,这面条煮好后,要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加上油作料,才成为不加汤的厚实感。”
冬子这才明白,这一碗面的制作过程,光作料,就比武汉的热干面多了一倍。当然,热干面也是厚实的,不加汤的,芝麻酱也是浓的。只是,它的厚实是体现在热量很高、芝麻香很浓上。不像这碗燃面,还体现出了调料的复杂与味道的丰富。
“我年轻的时候,也到过新疆和四川,也吃过这两像东西,你晓得,我是个贪吃的,所以吃得出来好坏。这地方,我来吃,就回想起我年轻的时光,所以,我是这里的常客。”
这就解释了,这个餐馆,为什么让老师宁愿坐几站公交车,也要来的原因。
从生意上看,这个餐馆也不小,也有七八张桌子,客人保持了八成满的状态,客人自然是以本地人为主。看样子,餐馆也开了很多年了,保持着这样的生意状态,已经成了一个传统老店了。
在居民区做成功一个传统老店,是非常不容易的。光图新的鲜,老居民们来几次就厌了。光图招牌,那得开到大街上旅游点附近,外地人图个名,生意也算不错。但是,那房租可就非常贵了。
冬子问到:“这个店子生意这么好,好像也开了不少年了,怎么不到旅游点去开呢?生意做大些不好?”
老者看了看老板娘,老板娘在忙着接待其它客人,并未理会这两人的目光。老者说到:“这是他们的家啊。楼上就是他们的家,楼下就是他们的店,往哪里走呢?”
冬子意识到,这个店子,就像他当年在自家门外卖烧烤一样,是一个事业,不光是一个生意了。这价钱从招牌上看,也很公道,直接利润并不很高,但销量可观,老板赚的钱并不少,是可以当事业来做的。
作为住家店子,只能靠口碑支撑,没有好的味道、卫生条件及好的服务,是不可能长久的。况且,来的食客都是普通的本地人,对这些更为挑剔。但是,如果你这些都做得好,顾客会回报你以长久的热情,就像老陈烧烤,父亲虽然去世了,儿子出来卖,当地人也买账。
“咱这老板娘是西安本地人,大师傅,就是老板了,他是四川人,就是宜宾的。所谓新疆肉串,只是因为老板年轻时到新疆学的,路过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