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局外之人(6/7)
与小袁同宿舍的一个法务,已经结婚了,当然不住宿舍了,说不定,春节后有新同事来,给他安排一个新室友。
与其跟一个不熟悉的人住一块,不如跟冬子住一起。
“我还想跟冬哥一起多学些东西呢。”
冬子谦虚到:“互相学习,我那游戏中,只是个玩意,没啥好学的。”
“起码我们投缘不是吧?”
“那这样不麻烦厂里吗?”
“厂里分这宿舍,也是哪里有空往哪里填,根本不分部门的。你进设计部,设计部的所有员工,都算技术人员。所以,你的资格肯定是够了。我跟彭总说,彭总只要给人事部打个电话,这事就算定下来了,根本没难度。只要你同意,这事就算成了,行不行?”
“那当然好。”
随后,冬子问了一些厂里的基本情况。小袁给冬子作了详细的介绍。
这个品牌本来是意大利品牌,这个厂的前身,是帮意大利品牌代工的。除了设计是别人的,技术指标要符合欧洲标准,从生产到销售,都是这个厂里的。
这就是跟随战略,这已经是冬子第二次听到这个词了。第一次是在火车上,从那个医疗设备推销员口中听到的。早年中国人贴意大利品牌,也不是要销往欧洲。目前,欧洲几乎没有什么装修与建设工程,所以只是借鉴它的技术标准来提升产品档次,利用它的设计,来表明欧洲血统。
这种代工厂,挣的是辛苦钱。比如,利润的大头,被欧洲厂家拿走了,他们几乎没出一分钱的成本。但是,这种模式,在中国,又是有效的。大家买这个国产的产品,但心理上,觉得那是欧洲品牌。
前些年,欧洲品牌,就是高档的代名词。按小袁的说法,其实这个品牌,在欧洲就是一个非常一般的品牌,所以,根本不算高档。当然,欧洲对环保对生产的技术标准,是要比中国内地严格些,况且还有一个is质量技术体系作保证,质量上是要可靠一些。
本来的私人企业与乡镇企业,因为跟外国品牌代工,极大地提升了工艺水平与设计档次,也造成了产品的升级换代。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又组建第二个经营框架了。就是开发出专门面向国内的品牌,虽然不打欧洲的牌子,打的是自己的牌子,但在宣传上,也写明,这是生产欧洲品牌的那个厂家,是符合国际标准的,也在央视打广告,扩大的品牌的知名度。
其实按厂里的质量技术能力,完全可以达到欧洲的标准了。但是,在设计上,却需要一些变化。毕竟不能照抄欧洲设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