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蔡思的救命钱(2合1)(3/6)
al众人小人得志的嘴脸和狐假虎威的做派,努力把蔡思的窘境形容地体面一些:
“过去几年,蔡思一直在医疗和摄影市场上打仗,但结果不怎么好,与耶拿蔡思的合并也消耗了我们的资金。
目前,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生存、削减成本以及修复与耶拿的关系展开,我们没有精力,也没有资金去引进自动化设备。
目前看来,制造显微镜、照相机和医疗器械是安全牌,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抵抗任何一场风暴了。”
肖特直截了当地指出:
“如果你们选择墨守成规,那蔡思必定会破产,造光刻机镜头才是蔡思的未来所在。
看看摩尔定律吧!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芯片制造商会一直需要更新、更先进的光刻机。
我们已经把线光刻机卖给了和a,因特尔、三桑、湾积电难道会坐视不理吗?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蔡思总裁紧皱的眉头从“能夹死一只蚊子”进化到“能夹死一只蝉”:
“无论如何,我们确实拿不出钱了,我们承担不了这么大的投资。
为了缩减成本,我们不得不在各岗位上展开平等的裁员,这意味着许多优秀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也不得不离开公司,这令我感到心痛。
他们都是杰出的人才,如果让他们五十几岁就退休,他们甚至不知道能在家里做什么。
我的心在流血,但我不得不把那些做出了很多贡献的成员送走,让那些全心全意工作的员工离开,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该死的正治。
如果不是正治方面的压力逼迫我们和耶拿合并,我们绝不会这么快就完蛋,我们的情况要比耶拿好上太多,我们在全球只有1万5千名员工,而耶拿竟然有5万人,其中还有很多是只挂名不工作的!”
赫尔曼提到的“合并”这件事,赵德彬已经了解过了。
在40年代,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德意治分成了两个部分,为了不让蔡思的某些技术泄露,蔡思也被迫拆分,变成了奥伯科亨蔡思和耶拿蔡思两家公司,和al一直合作的是奥伯科亨蔡思。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1989年,德意治再次完整了,而作为德意治知名企业的蔡思还分家着,这像什么话?
于是,迫于上层的压力,两个蔡思开始合并,以卡尔·蔡思的名称继续运营。
对于合并,混得不好的耶拿蔡思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但混的较好的奥伯科亨蔡思就不乐意了。
奥伯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