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令人头秃的蔡司(一)(2/3)
观念,这与赵德彬印象中的自由开放的研究所大相径庭。
一方面,赵德彬钦佩这些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他们在技术上的创造力和洞察力堪称是世界顶尖;
另一方面,显而易见的,这些科学家和高层的态度十分傲慢。
他们都是非常得体和讲究的人,他们彼此之间可能会称呼名字,但也时常称呼“姓氏”加“先生”,称呼正式得像是停留在50、60年代一样。
而且,他们不会和普通员工说话,甚至都不会打招呼,和下级说话也习惯通过助手传递。
在飞利甫的高层身上,赵德彬也看到了管僚主义、办公室正治和空头支票的负面影响,赵德彬对这种环境实在敬谢不敏。
离开飞利甫后,在车上,赵德彬对马里斯和肖特说道:
“我很欣慰,al的状况与飞利甫截然不同。
虽然你们的套路也很多,但比起飞利甫那些惯于逃避责任的老油条,你们的那些小心机也就无伤大雅了。”
赵德彬所说的“套路多”,指的是马里斯和肖特把他骗去看蔡思的事情,但这两个人可是天天出去跟正府和各大银行讨钱的主,脸皮厚得连锥子都捅不穿。
马里斯说道:
“飞利甫像是个独断专行的老父亲,什么都想插上一手。
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没让al沾染上飞利甫的不良风气。”
肖特撇了撇嘴,讽刺道:“假如,飞利甫没有一条投资数亿丑元的装配线,他们就无法大规模生产电视或灯泡。”
赵德彬总结道:
“飞利甫太过保守了,总是想着规避风险。
他们会花费很长时间为灯泡和电视研发生产技术,一旦可以投入量产,就日复一日地生产灯泡和电视。
飞利甫热衷于建造庞大的生产线,似乎这样才能配得上他们国际巨头的实力。
如果pa5500是飞利甫的产品,大概率十年都做不出来。”
马里斯摊了摊手:
“如果al有钱,我们也不介意慢慢来。
现实是我们什么都缺,不快点就要破产。
当初,pa5500的设计方案是把机器拆分为十数个模块,每个团队负责一个部分。这只花费了18个月的时间,而同行们需要两到三年。”
肖特突然说道:“不过,老板连飞利甫的风气都受不了,那么,等我们明天去到蔡思,他应该会感到窒息。”
赵德彬好奇地说道:“谈谈蔡思。”
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