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保护伞电子的芯片厂规划(上)(3/4)
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到内地做独立设计制造商(d)。
中夏早期的集成电路水平很高,与世界先进水平也相差不了太多,后来遇到了一些挫折,加之国内的经济实力不行,其他国家的芯片发展得如火如荼,中夏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于倒退。
国内半导体行业确实要比国外落后二十年,目前,内地大概只有一两百家能设计芯片的单位,水平能拿得出手的大概只有十分之一,而这些仅存的单位的成果也要比国外落后很多,因为国内没有能力制造,全部都到国外去流片(根据设计做出芯片样品),不仅花费大,也不方便。
所以,我们最好先把做起来代工厂做起来,先解决国内的这些需求。
代工模式已经在琉球被验证过了,琉球的代工厂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当地芯片设计行业。
当然,中夏最为缺少的就是d,但独立设计制造太难了。
即便是洪港,也不具备相应的条件,让一家公司单独完成设计、制造、封装这一系列流程,独立地完成一件产品。
我知道,有一些特殊的半导体产品适用d而不是代工,很多器件不适合代工厂那种集成代工制造的模式去做。
但就拿设计来说,国内具备设计芯片能力的单位大多数都是科研所和大学,芯片设计也不是主要项目,就是实在绕不开的时候才会去做一下,人才很少。
据我所知,国内目前只有清北两所大学开设了微电子专业,但也没有成规模地招收学生。
世界上那些大的独立设计制造商,像得州仪器、因特尔、三桑等,设计团队最少也是上千人的规模。
我们如果要做独立设计制造商,少说也要有五百人到一千人的工程师团队才行,这在前期是不现实的。”
张孺京问道:“我只在86年回过一次内地,不太了解内地的情况,现在内地发展得怎么样?”
赵德彬摇了摇头:
“说实话,以内地目前的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和产业规模,根本支撑不起芯片产业。
想要在内地建立d,估计要到2000年左右才行。
拿我来说吧,我家里是海右农村的,不算偏远贫困的地方,父母都是镇上初中的老师,家里房子都是用泥巴砌的,家里地面也是泥巴的,连水泥都没有;厕所是旱厕,上面挖个洞踩两块砖,下面就是粪水,这样的房子我家一直住到1988年。
我上小学时家里还用煤油灯,我高中在县城上的,高中晚自习还经常停电。
在国内,冰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