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内地半导体之父的中夏“芯”愿(3合1)(3/8)
,戴着一个黑框眼镜,非常符合工程师的形象,也许是来得急的缘故,他的额头上覆着一层细密的薄汗,身上得州仪器的工作服的扣子也扣乱了。
一进门,他就诚恳地道歉:“十分抱歉,赵先生,今天有紧急事务,加了一会班,迟到了半个小时,请原谅,耽误你的时间了。”
赵德彬笑着与张孺京握手:“没关系,这次我来达拉斯就是专程来见你的,多等一会不算什么。”
张孺京真心实意地说道:“赵先生事务繁忙,还专程为我跑了一趟。你的看重,我非常感激。”
是的,赵德彬确实非常看重张孺京,可以说,他千里迢迢来到得州就是为了和张孺京见上一面。
后世,中夏人都知道内地的半导体行业有些落后,即便是中夏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夏芯国际,每年的销量无法与中夏进口芯片数量相提并论。
然而,若是没有张孺京,中夏内地就连如今的境况也不会有。
1996年,中夏的电子代表团到得州仪器总部参观,临走时,代表询问张孺京:“你愿不愿意回国?”
这之后,代表团那句“我们在祖国等你”时时萦绕在张孺京心上,不久之后,张孺京便要从得州仪器辞职,回到中夏。
然而,张孺京的辞职过程很不顺利,得州仪器一直不愿意放他走,奈何张孺京回国的意愿特别强烈,最后好不容易才办成提前退休。
1997年,49岁的张孺京总算回到了中夏内地,因为中夏的条件有限,张孺京动用了自己的人脉关系,从琉球聘请了许多人才到中夏,还引进了许多外资。
正当张孺京的半导体工厂即将建成之时,琉球就跳出来阻止,不仅让琉球商人撤资,还将人才召回琉球。
无奈之下,张孺京只好采取缓兵之计,先回琉球积蓄力量,以期未来再次返回内地。
回到琉球之后,张孺京接管了一家名叫“世达半导体”的芯片代工企业,直接与湾积电展开竞争。
张孺京的意图很明显,他就是要在琉球建一连串芯片工厂,然后再一个、两个地复制到内地,通过这种方式,把内地的芯片产业搞起来。
张孺京的能力非常出色,只用了三年,就把世达半导体做到了琉球第三的程度,仅次于湾积电和联大,原本是无底洞的芯片公司也实现了盈利。
看到世达蒸蒸日上,张中谋(湾积电创始人)和湾积电坐不住了。
当时,由于湾积电的产能不足,湾积电直接以85倍的溢价、共计50湾丑元收购了世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