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谁想生产VCD,都要给我交专利费(2合1)(1/6)
此次,赵德彬参加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是专程来找图像解压缩技术的。
作为中夏电子的活化石,赵德彬当然不会忘记能赚大钱的vcd。
之前一直没做vcd,原因有两点,一是相应的技术peg还没有出现,二是没能力自己生产芯片。
其实,单是手搓一台vcd机出来,对赵德彬来说是易如反掌,因为他曾经修、拆过不计其数的vcd和dvd机,对里面的构造烂熟于心。
但这并没有什么用,生产vcd基本上没什么门槛,只要器件管够,随便一个家庭作坊几个人、一把螺丝刀都能仿制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前世vcd烂大街的原因。
vcd里真正有技术含量就两点:机芯和解码器。
机芯的技术目前已经很成熟了,飞利甫和索呢在八十年代就掌握了相关专利,赵德彬自己生产不了,但解码器还是大有可为的。
赵德彬最近要从彗普买机器、组建晶圆厂,想要建到能生产拉扎他们的486克隆cp还需要一些时间,但想做到能生产出peg-1芯片的程度应该不会太难。
想要保住vcd市场最大的蛋糕,赵德彬势必要把上游的芯片捏在手里,因为vcd的构造很容易被别人仿造,而很多仿造是专利防不住的。
就算你申请了vcd的专利,你能防住飞利甫、索呢、东之这样的外国厂商仿造vcd,但你能拿专利去限制中夏成千上万的小作坊吗?
粤东省最不缺的就是水货散件,随便谁都可以买国外的芯片回去组装,只要能赚到钱就行了,什么,你说专利?那是什么东西?
但如果这个芯片就是赵德彬自己生产的,这个效果就不一样了,想要仿造vcd,那也要赵德彬肯卖芯片才行,没有赵德彬的芯片,谁都别想造出vcd来。
毕竟,想仿造芯片可不容易,中夏小作坊只能干干组装的活,造芯片可是需要光刻机的,而高端到有光刻机的都是叫得上名号的厂商,专利就是为了限制他们的。
前世,中夏的姜万猛在92年4月到丑国参加展会的时候,偶然发现了peg-1视频解压缩技术,他立刻觉得这里面有门道,遂与丑国c-cbe公司合作成立了万雁,并在1993年9月发明了vcd。
万雁虽是全世界第一个生产vcd的厂家,但中夏并没有掌握vcd的核心技术,只是充当外国技术的搬运工。
一台vcd,机芯用的是倭国索呢的,解码器芯片用的是合兰飞利甫的,显示屏是倭国东之的,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