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难混的EDA行业(两章合一)(1/7)
见凯茜明白了自己的良苦用心,赵德彬随之说道:“既然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入股一家eda公司,凯茜,你能给我介绍一下现在丑国eda行业的状况吗?”
“没问题,老板。”
说着,凯茜利落地将两份标题为“行业概况与投资分析”的资料从文件堆里抽了出来,把其中一份递给了赵德彬。
她将文件翻开,只看了一眼,便流畅地讲解起来:
“现阶段,eda行业规模还比较小,也不是热门行业,并没有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它的分布也较为密集,主要集中在丑国硅谷地区,在洲和倭国,则是由一些大公司从事这个行业。
目前,eda工具主要用于设计芯片和电路板等硬件产品。
这些工具的功能有限,而且价格昂贵,只有一些大型芯片制造商和设计公司才能够负担得起。
显而易见的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硬件需求、以及芯片需求的增加,eda行业的前景光明。
不过,老板,在这里,我有一些个人看法,你有兴趣听听看吗?”
“当然,”赵德彬做了个“请”的手势:“你可以畅所欲言。”
“谢谢,”凯茜直率地说道:
“虽然eda产业的未来是光明的,但作为投资顾问,我有义务提醒我的老板,eda行业的爆发期可能有些远,可能要二十年,也有可能三十年。
起码十年之内,是没有什么可能迎来爆发期的。
毕竟,现阶段,就连计算机技术都尚不成熟。
我个人认为,只有当计算机水平发展到比较高的程度,eda和芯片行业才会迎来爆发。”
凯茜这番话,完全说中了eda行业的未来。
事实上,eda行业也确实是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之后才开始迎来爆发,距今确实还要三十多年。
这也能从侧面说明,凯茜在评估科技公司的投资属性上面是相当专业的,眼光非常毒辣。
赵德彬赞赏地点点头:
“凯茜,我认为你的想法完全正确。
好在投资一家eda公司并需不要很多钱,不是吗?”
凯茜是一个天生的科技股投资者,只是,90年代并不是一个科技股盛行的时代。
这个时候,还是以传统型投资为主,主流还是巴非特巴姥爷的那种模式。
再加上,90年代的凯茜资历尚浅,没什么钱,又是女性。
当时的一些科技独角兽公司,比如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