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万一俺中状元了呢?(2/3)
啦这么突然,都不跟家里说一声。”
一向温和的大哥,在看到赵德彬的瞬间,脸就板了起来:“我哪能不回来听说你整天忙着做生意,连学都不去上,我再不回来看看,你怕是连大学都不考了吧”
赵德彬讪笑道:“大哥,你这说的是哪里的话,我这回期末考试成绩还是年级第二呢。”
“你考了多少分第一多少分”
“我考了550,第一名考了50。”
这个成绩比赵德青预想的好了很多,他面色稍霁,诧异道:“你们这一届成绩很不错啊。”
“第三名应该是530多吧”赵德彬不确定地说:“我们班主任说今年全校有望考上5个本科,考得好的话,能跟你那一界差不多。”
胶莱一中是重点高中,但这个时候农村孩子能考上大学的很少很少,哪一年全校能考上五个本科生,已经算是了不得的成绩了。
赵德青那一届,胶莱一中的学生们超常发挥,考上了6个本科,算是放了一个大卫星。
当年,赵德青考了620多,是胶莱一中有史以来最高分,也是平海市理科状元,不仅上了平海市的报纸,县里的高考新闻一连播了好几天,学校还在校门口敲锣打鼓拉横幅庆祝。
赵德青平时的成绩在590到60分左右,按理说,正常发挥下,赵德青应该可以进top2的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和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
另外,在0年代,分数最高的学校不是上面提到的两所学校,而是国都师范大学。
只不过,0年代是高考前填报志愿,并不是像后世那样分数出来之后再填报志愿。
重点大学基本不接受第二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滑档了,只能去差几个档次的学校,不然就只能复读。
保险起见,赵德青填报了国都航空航天大学,这也是因为他从小就希望长大后能为国家造卫星的缘故。
见大哥如此关心自己的学习,赵德彬赶紧把自己的卷子找了出来,递到了大哥手里。
赵德青刚刚到家,风尘仆仆的,连外衣都还没脱,就拿起赵德彬的卷子,坐在吃饭的八仙桌旁边,一边仔细查看赵德彬的答题情况,一边点评道:
“你数理化都没什么问题,都接近满分,这点比我强,哥没什么好说的”
“你英语也进步了不少,考了八十多分,不错,不错。”
“语文应该还有提升空间,你答题技巧还不够好,作文写得也太散了,高考作文不能这么写。”
越是看到后面,赵德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