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洪港来的赚钱神器(2/3)
,虽到不了“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的程度,但“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还是有的。
这时候的豫园商场跟后世那种经过规划建设的小商品市场不同,分区没那么明显,一家店铺紧挨着另一家店铺,卖什么的都有。
赵德彬这趟的目的,说白了就是为了商业调研的,他基本上每家店铺都进去看看,问问价格,并且还拿出小本子记下货物种类、价格和客流量。
一天下来,赵德彬基本上摸清了整个批发市场的货源情况。
他倾向于这次批发一些服装回去卖,顺带捎上些假领、垫肩之类的。
在他看来,服装销售在这个时间是最为火爆的。
他逛过的许多服装店铺,都需要排队购买。
并且,申沪市面上的服装确实要比平海的更加艳丽、时髦,价格却并没有比平海贵多少,批发回去,肯定会受到女同志的欢迎,不愁卖不出去。
回到旅店,赵德彬把这一天的收获跟陈武军说了,两个人准备第二天一起去城隍庙看看。
隔天,赵德彬和陈武军一起来到了城隍庙,他们先是一起逛了半天,午饭后,赵德彬和陈武军就分开逛了。
两个人约定明天再采购东西,今天先看看,下午看完货,两个人不用再碰头,直接回旅店就行了。
赵德彬专门捡着人多的地方钻,哪里人多去哪里。
这一下午,又给他发现不少的好货,像是旱冰鞋、电子表之类的,批发回去肯定也有市场。
临近傍晚,赵德彬在一家卖磁带的店驻足许久。
当时的歌星比较少,人们听的就是邓莉君、费详之类的,可是在大陆基本上没有正版磁带,翻制磁带便是一个挣钱途径。
赵德彬对于翻录磁带是再熟悉不过了。
他是个音乐爱好者,在九十年代没少翻录,还会自己组装音响,只是那时从来也没想着倒卖,就是为了兴趣爱好。
进了卖磁带的店,赵德彬发现这时候火的那些歌,都隐藏在他的记忆深处,他基本上都会唱。
他正惋惜自己五音不全,不然下一个火遍全国的歌星就是他了,对门店铺传来了一阵喧闹,吸引了他的注意。
对面玩具店的店主看样子很是不耐烦,正在把一个背着大包的年轻人往店门外推,嘴里大声抱怨着:“去去去,都说了伐要、伐要了,莫耽误吾做生意,个小赤佬真错气!”
依照当时的眼光看,那个年轻人的穿着,称得上是十分时髦。
他上身穿着蓝白条纹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