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又有旱情(1/2)
第358章又有旱情
大明建武四年,西元1725年。
元月初一。
朝鲜、安南使节团坐上了归国的行船。
阮福澍立于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巨城南京,心头仍旧有些意犹未尽。
这些天在南京,他是玩的爽了。
尤其昨日庆祝除夕年关的大明宫宴,那一道道珍馐美味,到现在都还让他难以忘却。
与之相比,富春的顶级厨师烹饪的所谓“山珍海味”,在大明的佳肴面前简直就是猪食。
不,不仅是富春,就连郑氏后黎朝御膳,估摸着也差不了多少。
就是可惜,阮福澍只是作为使节团来朝觐天朝皇帝。如今任务完成,自然不好多留。
参加大明的除夕年关国宴,便已是天朝皇帝要求。
要不然,他早就带使节团回返了。
至于这些天朝的珍馐美食,虽然可惜,但阮福澍也不是孩子了,在权位面前还是懂得取舍的。
而且,阮福澍也并非只是留下来吃饭,他还向天朝皇帝为自己的儿子求了一个来天朝留学的名额。
不光是他,朝鲜使节朴文秀也偷摸求了一个名额。
呵呵。
彼时的朴文秀比历史上更早遭遇党争倾轧,还险些前途尽毁,心态早已发生变化。
这点从其劝说李去跟大明爸爸请兵就能看出。
朝鲜国内千疮百孔,那关他何事?
若非大明爸爸出兵,他怕是得直接死在济州,甚至子孙后代都得沦为养马贱户。
不仅如此,朴文秀当日过后也有仔细推敲过天朝皇帝对朝鲜的意图。
先是割占济州,并改名耽罗县,明显是要真的当成本土治理,而非元朝那种军事机构。
随后又强行在朝鲜驻军一万五千人,虽说是帮朝鲜抵御满清。
可满清灭了以后呢?
天朝皇帝似乎也没说啊!
再加上从朝鲜大索粮草,毫不顾忌朝鲜国内如何。
如此种种,这天朝皇帝当真是来帮朝鲜复国的?
……
内阁。
朱怡炅一脸凝重:“今年会有大旱?”
王礼说道:“陛下,只是可能会有大旱。”
朱怡炅问道:“有多大可能?”
王礼说道:“这……不好说啊!”
梁文煊也说:“陛下可曾听过一句谚语‘大雪不寒,来年必旱’,此谚语虽出自农村百姓,却流传甚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