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十一月(4/5)
形的,基本全靠借(抢)和抄。
这压根不是什么长久之计,也不利于大明立足天下。
一個正统的政权,可不能像强盗土匪一样,得有自己的一套内部系统。
明末的闯王李自成一开始之所以屡战屡败,除却打不过的原因,还有就是他没有一套完备的内部系统,从军事到财政。
后面又骤然发迹,同样也是在于,李自成于陕西扎根,并尝试性的建立起了这套系统。
现在,朱怡炅也得在福建把这套班子打起来。
好在,他只需要照着台弯大本营抄,只略微改动一下就行了。
对了,说到台弯,泉州府新下的同时,朱怡炅也从吴外手上得到了台弯那边的奏报。
好家伙,就在他率领大军,渡海击厦不过月余,台弯那边居然有人造反了。
根据王礼等人汇报的详情,似乎是因为大明这边过度借粮,让那些地方上的乡绅大户感到了不满。
毕竟,大明现下班子已然不像从前,下面人完成朝廷政令的同时,吃点回扣也是很正常的。
再加之明军第四镇都是新兵,主力一走就是个把月。而第四镇得到的命令就是到处剿匪,弹压地方,按那些山贼们的想法,这就是朝廷破坏了游戏规则。
加上山贼里头又有先前清军的溃兵加入,战力或许没增加多少,但信心却是直接拉满。
这下又碰上明军第四镇主动踩线,主力出走,而部分乡绅大户对明军早已积怨已久。
各方因素混合在一起,二者一拍即合。
于是乎,这帮山贼匪寇和地主乡绅的组合就这么草率的起兵反了。
并且,由于猝不及防,加上叛军聚众甚多,还真把第四镇打了个措手不及。
被埋伏之下,第四镇被杀得大溃,损兵上千,余部分散逃入府城以及两县据守。
好在叛军本身组成复杂,战力参差,又令出多头,连续攻打府城数日,都难以破之,甚至自身还发生了分歧。
当然,最让朱怡炅惊讶的是,最后收拾残局的,竟然是被他故意留在澎湖驻守的辅国公黄殿和李勇二人。
这二人得到台弯那边的求援信报以后,便立马率领本部一半的兵马,渡海回台。
然后趁着叛军发生分歧,又连攻数日,军心俱疲之下,忽然发动突袭,里应外合之下,一战尽灭上万叛军。
当场阵斩叛军首脑,俘虏甚众。
整场叛乱从开始到结束,不过历时七日,堪称迅速。
看着手中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