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风里雨里,南越将士(3/4)
实秦国的将军们首先有一部分人就不看好。
原因有很多。
其一,扶苏之前就说过,要改革军功爵制。然后改了一半,人不见了。这肯定不是扶苏不想干事,是有人不想让他继续把这个事情干下去。因为牵扯到的利益阶层太多了。
而当时反战的臣子们,大多都畏惧嬴政的威势,气焰很弱小,在朝堂上几乎发不出声音来。
其二,将官们找不到攻打百越的理由。
这也就是这一次扶苏南下百越,前往两广地带的时候,与之同行的尉缭和他讲的道理。这些将军们,也是在讨论这个事情。
因为这关系到战争的成败。
正月末,扶苏和尉缭、尉缭之徒王敖,冯敬、吕氏兄弟几人已经一同踏上了前往百越的道路。
“古曰:师出有名。这打仗,首先要名正。”
“师卦,贞,丈人吉,无咎。”
战争,会带来死亡,这是不吉利的。所以老祖宗在总结易经的道理时,对于师卦做出的论断是无咎。
在老祖宗们看来,即便是战争胜利,也不值得高兴。而且也不可以以此高兴,否则国家就要危险。
那么眼下的秦国,已经踩了这个不该犯的错误。
尉缭可是特意跟随扶苏前来的,他重新被拜为尉,一是满足嬴政想要调遣使用他的想法,二是为了给秦国继续培养继承人。
要成为一个圣君,扶苏要走的路还有很长。缭一边要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指导他,一边还要以臣子的身份好好辅佐他。
尉缭,战国末年最强辅助。
这是师徒三个第一次外出实践,和之前在宫里闲聊完全不同。
马车上,缭对扶苏说着打仗胜利的法宝。
“易经曰:师之道,必有正名。因师之与,天下万民必伤,如不以正,则民心不从,致凶之道。”
“打仗的法则,必须要名义上合乎正道。因为只要发兵,那民众的生命就会被夺取。如果不合乎正道,那就是招凶。”
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其实根源就在这个战字上!
因为秦朝时期,很多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国内的联结长城、徭役、挖地宫这些事上。
其实对大秦帝国影响最大的就是两次连接起来的战争。
第一就是攻打南越,第二就是攻打北胡。
对于历史上占卜者对秦国做出的论断,“忘秦者胡”。
不管是指胡亥还是指胡人,似乎都是说得通的。可见此谶言之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