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一股逆风袭来(2/7)
扶苏确实有着共同的目标,彼此都对彼此有着利益需求,双方互相成就。
但是现在,局面变了。嬴政已经不需要扶苏再为他做什么事了。
现在摆在扶苏面前的,就是两条路,要么乖乖回去咸阳当太子;要么在外厉兵秣马,回去和嬴政干架。
于是听到扶苏拒绝,蒙氏兄弟也心中一凉。
张苍则是站在扶苏的立场上考虑的,太子现在回去劝谏,只可能挨训斥。这不利于太子的威名。
“太子奉命安抚齐鲁之地,现在才刚刚有点效果。如今正是春耕之际,到处都需要人手,这正是太子留在临淄鼓励大家耕种的时候。”
“始皇帝陛下已经下达了政令,太子回去又能做什么呢。还是让太子留在临淄继续未完成的事业吧。”
一事未平,一事又起。
蒙恬询问扶苏,“太子稷下学宫那些士人如何处置呢。难道我们要一直供养他们吗。供养这些士人的花费、开销着实不少啊。”
“待我拟定一封奏疏,呈报咸阳,听候发落吧。”
扶苏也想借着奏疏,窥探嬴政对自己的想法。
蒙氏兄弟看到扶苏这种反应,一时间却有些失望。太子这种作为,可不是忠臣所为。
待辞别扶苏之后,蒙氏兄弟回到自己的房舍里,蒙毅不免有些忧心。
“连太子都不认为自己能够劝得了皇帝陛下。那就没有人能够再劝陛下了。”
蒙毅也劝谏过嬴政,后来发现皇帝陛下是选择性听取谏言后,只是做自己本职工作内的事情,该劝就劝,但是别对结果抱有希望。
蒙恬却忍不住感慨说:
“当年齐桓公就是因为年轻时善于听从管仲和鲍叔牙的谏言,使得齐国成为天下诸侯国的霸主;可惜后期,齐桓公骄傲自大,听信易牙、刁竖等小人的谗言,最终使得齐国落入小人之手,齐国陷入混乱。”
“早年的赵武灵王,也算得上是天下有名的君王了。但是晚年也是沉浸在早年建立的功勋之中,自以为是,使得赵国落入了危险的境地。”
“难道说,无论是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都逃不了这样的规律吗?”
这番话重在言外之意。
齐国齐桓公和赵武灵王的结局已经是既定的了。而蒙恬却暗示,未来嬴政也会走上这样的道路。
那这结果,可就糟糕的不能再糟糕了。
蒙毅不免心惊,“大哥,这种话言之尚早吧。皇帝陛下只是一时兴奋而已,换做任何人,都会在天下一统这样的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