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为了红,也是拼了(求追订)(4/6)
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孔子骂宰予,恐怕不是为了羞辱他,而是为了严加指责,让宰予醒悟。所以就事论事的话,骂人并不等于侮辱人。”
刘季听到曹参帮助自己说话,那是打心底里感激。
儒家弟子面面相觑,一个个说不出话来。
只是儒生的认真,也让在场之人哭笑不得。一些年纪轻轻的弟子,脑袋凑在一起,硬是在分析刘季和曹参的论据和结论。
若非儒家老实的可怕,恐怕在场之人都要站起来指责刘季了。
事实上,曹参不是帮刘季,是在给秦国找回颜面。
如果今天真的让刘季这么一直疯下去,天下怕是将要有更多的人指责秦国是没有音乐的国家了。
但是刘季不同,他看到儒家弟子都低下了头,当感到自己在气势上压过其他人后,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为狂傲。
诸子百家集会,本来就是各路英雄前来,各显神通的时候。
有了季布这样的英杰诞生,孔鲋为孔子挽尊,叔孙通借机彰显自己的勇敢,刘季怎么可能坐得住呢。
他希望通过这一战,体现自己的价值。
刘季说着,不知道在哪里掏出来一壶酒,自己给自己满上,先喝了起来。
他对诸子百家这些士人,没一个看的上的。
因为在刘季的心目中,天下能够给庶民做主,给庶民真正利益的人,才是值得人敬佩的。
比如恒阳君。
其他儒生真的在认真地辨证分析骂人到底是不是侮辱人的时候。
叔孙通认为今日刘季已经公然出丑,这正是他表现的机会。
所以即便在孔鲋让他后撤的时候,他却拒绝了老师。
“逞一时之气,固然算不得英雄。可是身为弟子,岂能看到老师受辱呢?”
在历史上,孔鲋早年就不愿意出仕秦国,就推荐了自己的弟子叔孙通前去出仕秦国。
后来秦始皇要焚书坑儒,陈余为孔鲋提供了情报告诉他说:“秦将灭先王之藉,而子为书籍之主,其危矣哉!”
孔鲋回答说:“吾为无用之学,知吾者唯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吾将藏之,以待其求。”
随后孔鲋将家里的《论语》、《尚书》、《孝经》等书,藏于旧宅
的墙壁中,之后隐居嵩山,教弟子百余人。
陈胜领导农民起义,孔鲋却站出来从军反秦,为博士、太师,留在身边,以备咨询。可见孔鲋本来就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他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