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竹书纪年,尧舜禅让(求打赏月票!)(2/3)
个对着案牍文书埋头各忙活各的。
因为当初扶苏提议要大规模修建太学以招揽天下的士人。既得利益者唯恐真的来了有才华的人,自己的位置被人挤掉,所以坚决反对这件事。
于是就把一所老旧宫室给改成了太学,只要地方不够大,就能控制前来的人员数量,到时候外来的人能不能进入学室,还得看他们能不能同意才行。
而当朝的高官大多都是秦法家,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打击镇压诸子百家,他们刻意只给学室翻新修葺,重新修建学室学堂,给律史和学室弟子配备最上等的供应。
而其他学派出来的弟子,无论是俸禄、配备享有的便利,都是次一等的。
一墙之隔,学室学僮正在学习朗诵秦律。
而这些士人,他们有的人在整理书籍,因为六国的典籍文书,也需要有人被收录整理,而尚书台就那么大的地方。
有的则在抄录一些藏本,上古之时的史书,本来就很少。
有些留存下来的书籍,还被后人严重的篡改。但是好在记录历史的,素来就不仅仅是文字,还有人们口耳相传下来的故事,歌词等等。
这些人就在整理撰写这些流传下来的东西。
而从魏国来到秦国的人,他们带来了魏国记录下来的史书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因为史料的真实性价值极高,而且摒弃了诸多虚伪的伦理纲常教化,过去真实的历史被记录下来。
比如周朝天下儒家动不动吹嘘的仁义典型尧舜禅让这样的上古大事。
竹书纪年完全推翻驳斥这一历史大事。
在其他的史书里,都是这样记载的“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尧舜。”
可在竹书纪年里对这件事是这么记载的“昔尧德衰,为舜所困囚也。舜困尧于平阳,取其帝王之位,复再囚丹朱,使不与尧父相见。”
意思就是说,当初尧德行衰败,被舜囚禁控制。舜把尧困在了平阳,夺取了他的帝王之位,然后又把他困在了丹朱这个地方,不让尧和尧的父亲相见。
这场赤裸裸的权力斗争,被后世美化成了禅让。
天下少有人听过这本史书,当它被送到秦国之后,很快就受到秦王政的重视。
君权时代,只要皇帝看重,一定就能飞速发展。
秦国上至秦王,下至大夫,都对这本书很感兴趣。
所以现在这些魏国来的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