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帝崩【国庆快乐,求月票】(3/5)
太子继位乃是板上钉钉。
皇位传承平稳有序,故而不会出现什么乱子。
坐在了最高的位置,俯瞰群臣,刘盈只觉得自己手心开始冒汗,完全不知道阿父是如何做到平静自如地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
“盈儿,该你说话了。”吕雉坐在刘盈下方数个身位的地方,轻声提醒。
“嗯嗯。”刘盈深吸一口气,接着强作镇定道,“诸位,先皇驾崩,乃为国殇,且哀且痛。今日有数事需要商议,首先要为先皇定下谥号、庙号。”
谥号始于西周,传闻是由周公制定,不过实际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穆王时期,延续了整个春秋战国,成为无数国君身后名的评价系统。
庙号的出现则要更早一些,由商朝开创,比如有商太祖成汤、商太宗太甲、商世祖盘庚……
不过嬴政建立秦朝后,认为子议父、臣议君,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于是废除了谥号加庙号的评价体系。
汉朝自然没有打算继承这项内容。
在刘邦驾崩之前,就有不少彻侯离世,按照礼法给他们上谥号,比如萧何谥号为“文”,为酂文侯。
刘盈话音落下,殿内群臣在第一时间是望向陈洛和叔孙通。
大汉的仪礼由他们制定,过往那些逝世的彻侯,谥号常是通过这两人提出,刘邦点头采纳。
此时,陈洛起身行礼道:“回皇太子,谥号评价王侯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公允。
用上文、武、昭、康等谥号,属于对他们生前功绩的认可,说明此人的行为值得敬告上天,并载入史书,供后人推崇。
但周朝有王谥‘厉’,有王谥‘幽’,这则代表着他们在位期间犯下了过错,需要以此表示惩戒,并让后人引以为鉴。
谥号的重要,由此可见。
大行皇帝威加四海,功高德厚,而且乃是第一位拥有谥号的皇帝。
应当谥号为‘高’,高皇帝。”
想了想,刘盈没有立刻应声,而是先观察着群臣的反应,又朝自己阿母望去。
“可。”吕雉轻轻颔首。
“高皇帝,可。”刘盈松了口气,他觉得这谥号的确不错,只是没有其他人表示认可,那么他不敢自己独自作出决断。
接着他又问:“那么依丞相来看,庙号定为太祖如何?”
谥号倒是需要商议,但是庙号就不用纠结了。
以刘邦开创大汉的功绩,庙号是必不可缺的,而太祖、太宗、世祖、中祖等庙号里,唯有太祖适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