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无耻的魏延(2/3)
秋收收获。
这样的耕种方式,和无人供养的孤儿有何区别,这样的粮食怎么可能高产。
假如在种植之前,先将土地上的杂草、碎石、树根等去除,再深翻土地一尺余,将底层富含营养的泥土带到表面,用来供养作物生长所需。
然后先在“屋子里”,培育水稻幼苗,再移植到土地里,让其具有抵抗风雨的能力。
最后,在水稻成长期间,勤除杂草,多施肥,观察病虫害,在水稻抽穗时,用河水灌溉。
如此这般,用呵护幼童的态度去呵护作物,相信作物也会如孩童一样,给我们满意的答复。
军师,在下所言或许离经叛道,但也不无道理,人既然能如此,作物为什么不能呢。
在下在革新镇已开垦近万余亩良田,皆会按照此方法耕种,军师如果不信,待到秋收之时,一切便能见分晓”
魏延知道用这个比喻,好像是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但没办法,以他的文学水平,只能想到这个。
“文长,你或许言之有理,任何新事物的出现,总离不开勇于探索之人,待到秋收之时,亮一定会亲至,希望你不要让我等失望。
对了,不知科学为何学说,以亮的微末才学,竟从未听过”
诸葛亮轻挥羽扇,脸上又恢复了温和的笑容,对于魏延敢于尝试的态度,他非常欣赏。
同时也对魏延口中的科学,感到十分好奇。
科学,一听就是一门学问,他自比管仲乐毅,对于任何出现的学说,都抱有极大的热忱。
诸葛亮这一问,可把魏延给难住了,科学,对于没这个意识的古人来说,这两个字太难解释。
所以,他只能找几個例子,举给诸葛亮听听,希望对他能有所启发。
“军师,科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是以观察和实验的经验证据为基础,对自然现象进行描述、理解和预测的一门学科。
例如,我反复提到的水稻抽穗期,是我在田间地头走访时,发现在水稻抽穗时,只要进行灌溉过的田地,亩产量往往高于未灌溉的田地。
所以,我初步得出结论,水稻抽穗期时是需要大量水份的,当水份充足时,粮食的产量往往更高。
为证明我的推测,在下曾多次离开长沙,赴桂阳、豫章、庐陵等地观察水稻的生长,最后证明,我的结论是对的。
不久前,我在树下乘凉时,突然间,一颗橘子砸在我头上,在下一气之下,反复击打橘子树,被震落的橘子、树叶等,纷纷从空中掉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