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羁绊青丘山(2/7)
唐势力之下所有战力之中,那也算是顶尖的存在。更加有「青萍剑」在手,每日感悟「青萍剑」上那位上清圣人留下的道韵,都够李离洛忙活的。「青丘狐国?不知朕的皇兄这些年可好?」李治右手微抬,这名自称「弄雪」的女子双手捧着的一枚玉符,此时已经来到了李治的手中。猛然听到「青丘狐国」,让李治第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自己阔别近十年的大哥李承乾了。说来那位唐王李承乾也是够可以的,十年前随着称心前往「青丘狐国」省亲,按照他们两人当时的修为,三五个月的功夫足以返回了。可是,这一去就是近十年的时间,也加上李治这些年总是东奔西走,更是能觉察到自家大哥并无性命之忧,否则早就找过去了。玉符中的信息并不多,是一个名字叫做「白晴」的人带给他的,应当就是弄雪口中的大长老吧?......原来,十年前恢复了部分记忆的称心,一日忽然感觉到什么在召唤于她,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于是,她就提出想返回「青丘狐国」一趟。称心确实恢复了部分记忆,可最关键的内容却一样也没有,比如她叫什么名字?父母是谁?为何会到了北境却又被人派往了大唐?几十年的相处,李承乾自然不能让称心一个人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即便那里据说说称心的故国。于是,这位大唐的唐王殿下,才知会了李治一声,并求得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允准之后,双双离开了长安城。长这么大,李承乾都没出过这么远的门,更不要说此行的目的地,是那个神秘的「青丘狐国」。好在事先得到了李治的臂助,有了一副较为详尽的地形图,从长安出发到山东淄博,一路上也算是畅行无阻。可是,到了淄博之后,当他们到了淄博之后,也找到了李治在玉符中标注的高青县,却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这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县,总共人口加起来也不足五万人,事实上算是小县之中的小县了。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却有着极其久远的历史。最早的县史记录要从上古尧舜时期算起,境内生活着崇尚鸟的东夷之人,少昊帝时,爽鸠氏居于营丘,就是如今的高青县治所南十余里处。到了禹夏开启,本境则成为了季荝氏的封国。殷商时,逄伯陵氏竟处心积虑地争夺如此偏僻的地方,一度也曾封国,太戊五十八年,建成薄姑城,而高青又为古薄姑国领地。周武王十二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