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黑暗之中的那盏灯(3/5)
麻烦不是北辽,而是西北党项李氏,以及交趾。
党项李氏野心勃勃,一直想自立。可朝中却对此颇为乐观,觉着李氏会维系着对大宋的尊重。
“军中对党项李氏如何看”李献问道。
狄青说道:“都说党项人彪悍,不过可为大宋臂助。”
从朝中到军中,都是一片乐观。
李献候着下衙时间去了王曾家。
王曾到家,见李献在自己的院子里转悠,自己最喜的一棵花树上,早上才将开放的几朵花被这厮摧残的不像话。
“住手!”
李献在思索问题,闻言一看,说道:“回头令人再种一株吧!”
“这是老夫亲手侍弄出来的宝贝!”王曾吹胡子瞪眼的吩咐道:“以后定远侯来家,不许带到此处。”
这是成祸害了。
二人去了书房,李献画了一个简易地图。
“西北,李氏”王曾看来没少做功课。
“是!”李献指着党项那块地方说道:“党项人从李继迁开始,实则便脱离了大宋,这话王公不反对吧”
“说早一些也可。”王曾说道:“不过这等羁縻之法行了多年,虽说大宋不直接统御那块地方,却也平安无事。”
羁縻之策多用于边疆地区,对那等鞭长莫及的地方,中原王朝往往采取封官、和亲等手段,让对方臣服于自己……至少是名义上的臣服。
也就是说,你不反对我就好。
“可党项人野心勃勃,王公,一旦党项人宣布独立,大宋会如何应对”李献问道。
“弄死他!”王曾毫不犹豫的道,历史上也是如此,不过随后被打的满地找牙。好水川之战令大宋上下蒙羞。
“但李氏谋反作甚”王曾很是乐观的道:“听从大宋吩咐,每年都有钱粮赏赐,何乐而不为呢”
“王公,若是北辽答应永不侵袭大宋,但代价是大宋对北辽称臣,大宋会如何”
“谁敢答应,老夫当批其颊!哪怕是官家!”
这一刻,王曾浑身煞气。
那么,你们怎地觉着李氏会一直愿意当孙子呢
李献又去寻吕夷简,一番话后,吕夷简微笑着转换话题,提及了斋醮一事,说定远侯果然有贤臣之风。
被这位名门贵子夸赞,李献总觉得脊背发寒。
他走在御街上,看着两侧的繁华,不禁有些纠结。
“郎君为何要在意这些呢”影子终于说话了,“那是庙堂中君王与宰辅的职责,小人以为,郎君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