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拍电影真费钱!(3/5)
因为现在还是胶片电影的年代!
全国上下所有的电影院,都是用胶片放映机来放电影,必须要用拷贝的胶片盘才能在电影院上映!
只能选择胶片来拍电影。
但是胶片这玩意贵啊!
用数字拍摄,只要租下摄影机,想拍多少条就拍多少条,且成本几乎为零——机器费用除外。
可是一盒400尺35mm的胶片,只能拍摄不到四分钟,价格就要四五百块一盒。
一部90分钟的电影,在摄影师是熟练老师傅,演员水平都很高的情况下,一部电影拍摄下来配片比也要:3,需要差不多270分钟的胶卷。
再加上冲洗、配光需要的花费……
一部90分钟的电影拍下来,其他费用都不算,光是花在胶卷上面,就要花5到0万,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
实际上吴渊来拍,配片比不可能做到:3,能够:4都算他会省了。
王晓帅拍一部文艺片,能用200盒400尺的胶片...
对吴渊而言,只要是想拍电影,不管剧本做到多小成本,必须要花0-5万在胶片的购买和冲洗上,再加上剧组其他开支,没有20万是别想拍一部电影了。
2000年的20万,这让存款只有不到5万的吴渊望而却步。
就这5万,还是他爷爷去年去世时,为他留下的所有储蓄,都是爷爷一点一点攒出来,再加上父母因公去世后留下的抚恤金。
大梦一场的吴渊,无比后悔自己在梦中为什么没有关注一下历年彩票大奖的号码,为什么没有做点投资炒股的副业。
虽然他知道一些很厉害,盈利很高、市值很高的公司,但是那些公司就算现在去投资,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够拿到丰厚利润的。
万事开头难,这第一笔启动资金总是最难赚到的。
前世干了一辈子导演的吴渊,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压筹在2002年世界杯是个很好的选择。
虽然他从来不看足球、篮球的比赛,但是2002年棒子的黑哨实在是太出名了,出名到他就算不接触足球,也印象深刻。
只要在四强之前无脑压棒子就完事了,多的不说,赚到拍第一部电影的钱应该是没问题的。
“其实也不是没钱啊...”
已经回到家门口的吴渊,抬头看向了爷爷留给他的家,一处京城东城的老四合院。
虽然这四合院没供暖、没空调,里头的装修从五十年代到现在就没变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