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巨人的对决(3/5)
人的城市,陶醉于建造其中的壮观酒店,感动于卡诺瓦最值得赞叹的杰作,玛丽?克里斯蒂娜女大公的墓碑凋刻,剧院内恢宏的贝多芬交响乐”
人一上岁数就容易忆苦思甜,卡维对此深有体会。
“巴斯德教授觉得实验如何?”他问道,“如果连巴斯德教授都找不到错误的话,我觉得这份报告可以直接发表在各大医学杂志上。”
历史上的科赫走了很多弯路,用了五六年才弄清炭疽致病的原因。
但现在卡维直接打通了捷径,每个实验都在为他提供结论,规避质疑点。加上最后对巴斯德及其科研成果的肯定和赞扬,让这位44岁的中年人一时间找不到错漏。
“实验很完美,至少我在阅读完后没发现其中有什么逻辑上的错误。但”
巴斯德沉寂片刻,还是说道:“据我所知,第一个在炭疽病羊体内发现细小菌体的是生物学家皮埃尔·海耶教授。
他在1850年于《生物学会论文与会议纪要上发表的《脾血病的传播一文中提到过类似的实验方法,结论虽然离这篇报告的结果还有一段距离,但他应该是第一个发现炭疽细菌的人。”
“有这种事儿?”卡维还不太了解巴斯德对“第一发现人”头衔的执着,以为真的像他说的那样,“教授这儿有没有这份报告?”
“有”。2
可等卡维快速扫完这篇论文后,无奈地摇了摇头:“海耶教授确实在羊血中发现了些东西,但并没有明确指出是细菌。而且他不知道这些物质意味着什么,也没有继续做研究,要不然我不会漏掉他接下去的相关研究论文。”
“这可是法语论文,而且和人体医学之间没什么太大的关联。”
巴斯德避开了事实,言下之意就是卡维完全有可能漏掉一份并不怎么起眼的文献。但在卡维看来,不管是发现当初还是日后历史评价,都把炭疽杆菌的发现归于科赫名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论述足够完善。
“我认为,只是指出特殊之处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发现。”
卡维解释道:“要不然来自柏林的雅各布·亨勒教授应该要更早才对,他在1840年出版的《病理学研究中提出流行性疾病可能是由一些微生物造成的。哦,对了,亨勒教授也对酒精和其他食物的发酵有过基于微生物假设上的阐述。”
即使是这样的巨人依然有着很多缺点,巴斯德用手指挠了挠鼻尖,一时间没能找到反驳点。
因为“发酵”以及“对抗发酵”是巴斯德最得意的论着,卡维用相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