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百姓闻新政,闻风而从之。(1/3)
“嗨,咱们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也没有那老木匠的手艺,看来这新政与咱们种地的也没多大关系了。”
此话说罢,引起了一众百姓的纷纷响应。
解释文书的官员见状,立刻摆手说道,“诸位,农事一科虽不在察举制之中,但陛下也在学宫之中特意定下了典农司一门。”
“各位老少,但有对农事精熟,或有特殊门道的,皆可去学宫典农司处以农事之经验换取铜钱。”
“农事贡献特殊者,可在典农司内直接任职,由低到高,最低典农者可享等同县令文书之俸禄。”
“最高可享等同各部议郎之俸禄。”
那解释文书的官员以防大家对各官职间的俸禄不了解,立刻将俸禄兑换成了粮食的多寡解释给大众来听。
一众百姓一听,无一不是十分兴奋的。
那方才说话的汉子又问道,“我等农人农歇之时尚有时间,若是农忙,岂能有这等闲空”
“大家不必担忧,典农司既然是专职典农的,自然不会误了大家的农时。”
“不仅不会误事,典农司的官员,还会根据各家的土地情况与环境,给出种植粮食的指导建议,并且会在农时统一租借耕牛与曲辕犁。”
“但凡是入了典农司的农人,租借期间可免三户之租钱,朝廷收税时,可少交半数粮税。”
“且,每年各县皆有粮产考查,若考察不过,当地主官守责。”
“若考察通过,则奖励当地产量最高之人享典农司官职。”
这些个解释新政条款的官员,皆是从京中吏员之中挑选的能言善辩之人。
他们自身也是此次新政的一部分。
如果当地的百姓有不查新政之规制者,先罚当地主官,其后便是这些负责解释新政条款的吏员。
华夏之百姓,自古便是温良之辈,若非产生了让百姓活不下去的变故,他们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便不会主动与官方作对。
而对于此刻的官方而言,刘辩能选的新政,说到根上,只有两条路子。
一条是学大汉开国之策,以黄老无为之治,休养生息。
第二条便是学习秦之法制,尽可能地拔高农、工、文三个阶级的地位,并积极地鼓励生产。
但如此做的同时,无疑会让原本只有种地这一个选择的百姓,涌向读书和做工两者之间。
如此一来,原本的农人根基便会受到动摇,这也势必会影响大汉未来十年间的粮食产量。
奖励农耕只能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