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极端情绪恐怖如斯!(2/3)
。
所以国际上把直径大于40米且离地球轨道最近距离小于750万千米的小行星定义为“潜在威胁小行星”。
它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改变轨道,撞向地球。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2000多颗“潜在威胁小行星”。
当然,这仅仅是监测到的直径40米以上的,还有大量这个等级以上和更巨量这个等级以下的小行星没有被监测到。
本来这米多大的玩意根本不在监测范围之内,但这颗小行星是跟地球轨道上的一些太空垃圾混在一块的,只是轨道比较奇特,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徘徊。
它对地球没危险,但是对于人造轨道器有威胁,被命名为“小行星3634号”。
这次不知道是不是被其他比较大的小行星撞了还是怎么着,轨道有略微的改变,最终路线撞向了月球南极区域。
至于具体的路线……他们也在算。
毕竟之前小行星撞月球的事他们真不怎么关心,没想到现在准确数据这么关键。
一时间人们都把目光看向了月球。
只可惜事实跟他们想的“今天发现明天就撞击”的情况不一样,真实小行星危机的事可不像影视剧里那么快,快到人类根本就没有反应时间什么的。
经过精细的测量也计算,人们发现这颗小行星还有半个月才会撞击月球背面南极区域。
而最终的撞击地点确实靠近月球外星人的基地,但最终会不会直接命中,这事还真不好说。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这颗小行星的直径不是米,而是46米。
之所以误差这么大,是因为人们之前对它的关注度不够,相对于特殊标注直径40米以上的小行星,个位数的直径都没差别,反正都对地球什么大影响。
最起码也得像之前在北方联邦上空飞行的那个十几米的小行星才有点威力,而那个也是没有监测到的遗漏目标。
现在所有的观测资源都用来观测它了,各种数据自然越来越精细。
而46米直径的话,或许稍微离远一些也能造成很大的损失。
虽然月球上没有空气,无法生成可怕的冲击波,但那些被轰击抛飞的月岩也很有杀伤力。
………………
“抛飞月岩的杀伤力再强也没用,因为研究所不仅和落点的距离远,并且两者不在一个海拔上,相当于中间还隔了两座山,根本飞不过来。”
“而且小行星3634号的直径也不是46米,而是宽处直径7.米,窄处直径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