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又是新开年(1/3)
私铜案告破,审讯黄河得到铸币工厂地点,胤禩带人直接查获价值超过四百万两白银的铜币。
大清朝廷一年,也不过从全国收上来三百多万两税。若是让这四百万两铜币流入山东时常市场,很快就会造成通货紧缩。接着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各种物价飞涨,金融体系崩溃。进而再影响到周边省份,最后酿成全国性大灾难。
首功当然是八阿哥,胤禵也收获不少好处,至少空白政绩上添了一笔不小履历。
将这规划外的四百万两白银铜币融了之后,运往京城,或是重新铸造成货币,或是铸造成其他器物,这都是后续,与两位钦差阿哥无关。朝廷又派来工部官员,对盗采铜矿进行探勘、调查。经查明,这里矿石不仅大量裸露在地表,而且竟然还是个富矿。
消息报告给朝廷,康熙准了工部开矿的奏折,这算是给大清朝解决一大难题——原来云南那边铜矿虽然也是富矿,但开采难度略高,每年可用于铸币的金属铜数量有限。一旦鲁中的矿场能作为铜矿又一来源,将会对朝廷财政来源有一个很大补充。
此间事了,两位阿哥快马回京。
济南府距离顺天府不算远,日夜兼程两个昼夜就可以到达。归途路上可比来时热闹许多——黄河多河段连连暴雨,下游受灾最是严重,两位阿哥前来鲁中调查私铸货币案,用于赈灾的物资还有官员,也同时间派往山东。等胤禩和胤禵查完案,受灾失去家园又还没等到赈灾的百姓也就成了流民,开始沿官道向北逃荒。
至于为什么向北逃荒?因为京城就在北边。只要逃到京城,在皇帝眼皮子底下,那么多富人、大官,为了名声、政绩,怎么可能看着百姓流离失所、饿死路边呢?
逃荒的流民南北拉开两三百公里,第一梯队青壮已经距离京城不远,落在最后面拖家带口的人们,至少还需要七八天时间才会进入顺天府境内。俩阿哥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衣衫褴褛,幸好逃荒流民似乎有作准备,因此并没有饿殍遍地。
等回到京城,见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
皇帝早已经收到山东巡抚奏报,知道有大量灾民涌向顺天府,便下旨让工部和户部建造草棚、粥棚,让灾民务必有地方居住、不会饿肚子。
到六月底,京城外荒郊几千座草棚,都已住满鲁东或河间等地的灾民,天天都有官兵押送粮草到十几处粥棚,到点就开门施粥。
这看上去挺美好,实际上在难民营北面驻扎了三千汉旗清兵,一旦发现有人继续北上就会被拦下来——朝廷已经出钱、出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