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国际事端(2/3)
被封了贝勒,老八却也拿到一大堆赏赐,京城中就再也没人敢小瞧这位十一二岁就分府的阿哥。
人的名、树的影,大抵就是如此。
康熙本来是想管管这事的,但一众大臣纷纷规劝,别恶了沙皇,他便也就不再表态。等到六月底,俄国果然送来了沙皇的回信,与之一起来到京城的还有沙皇使臣。
要说这沙皇也是真不要脸,不仅要求东证教徒能够在京城传教,更是得寸进尺,要在四九城划一片地,建立东证教堂。
康熙也不是软柿子,他很明白一个道理,皇室统治总是离不开宗教的,他怎么可能弃儒释道转而支持劳什子东证?若是让这群蠢熊在四九城建了教堂,那不就等于承认了此教派在大清的合法地位?
所以不行,康熙皇帝是严词拒绝,只答应了教徒传教这件事。
这事儿还是艾礠说给胤禩听的,他有个叔父是朝廷二品京官,在朝堂上十分反对西洋教会传教,之前面对传教士如此、现在面对教徒也是如此。
可惜反对也没用,以纳兰明珠为代表的的权臣们,极力赞成传教一事,理由就是充实百姓生活,而且可以展示我大清对文化的包容。
如果胤禩再年长十岁,一定会在朝堂上将这群老不死痛骂一顿简直狗屁不通。
宗教入侵就是文化入侵的第一步。
幸好康熙皇帝还没有蠢到答应建立教堂,这事儿也就还有转机,之后只要下旨不准继续传教,那后续便会屁事没有。
好在,天朝百姓也不是任凭谁,随便忽悠几句,就能被洗脑的,尤其是儒释道三派思想根深蒂固的时代,宣传什么神造世人,大多数人也就当听个故事。
又过去两三个月,传教势力慢慢地也就消停下来。
传教这事,是需要钱的。但传教士们不事生产,吸引到的信徒也寥寥无几,没人给捐款,继续活动下去,别说传播信仰了,饿死都算轻的,好歹要留着点钱回国的吧?
胤禩顿时感觉清净了,也不再宅家里,又恢复到逛街遛鸟的悠闲爵爷生活,小日子过的是快活自在,却也十分无聊——成天只剩下品茶、唠嗑、吹牛,倒是交了一群八旗子弟的酒肉朋友。
每天聊风花雪月、贵族小姐的好日子,到八月中旬便宣告结束。
南方传来急奏,长江决堤,淹没良田不可计数。
康熙为了整治河道的事儿,忙的是焦头烂额,赈灾、调查河工都是最先安排上的。皇帝调遣五千官兵前去两湖地区、江西、安徽四省救援。接着天天都有奏折传来暴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