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来人啊,抓……救刺客(1/3)
“陛下,希望下次做出决定之前您先跟老臣商量一二。”
东暖阁内,杨素有些幽怨的说道。
毕竟太过于冒失,而且杨昭没有治国经验,很容易出事。
“下次一定,下次一定。”杨昭讪讪笑道。
“陛下,您说的科举制,能否与微臣更加详细的说一下里面的门道?”一旁的首辅齐治平问道。
他其实更加关心的是科举制的本身,因为觉得这个科举制或许能够拯救大夏。
杨昭便将前世历史课学到的皮毛知识全盘抖出,包括乡试、会试殿试以及圈定的考试内容一一道来。
一旁的杨素惊愕的听着自己这个原以为只是临时过来顶缸皇位的侄子。
没想到居然有如此奇思妙想,从当初审问秦山彻,再到如今的这个科举制,还有后面的一些政策。
颇有明君之风。
回想起那天在天牢之中的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杨素对杨昭的钦佩之心更上一层楼。
如果真能够重铸大夏荣光,多几口黑锅又何妨!
另一边,杨昭终于将科举制相关的制度以及实施方案说完。
齐治平听完之后,心中大震,久久不能回神。
他的头皮发麻,以考试选拔官员,这在东胜神州自古以来,从未有之的制度。
而且,这势必会打破现有的格局。
“陛下,您可知这一制度一出来会有多大的影响吗?”齐治平喃喃说道。
他的目光呆滞,思绪已经进入到这种制度的美好幻想之中去。
杨昭说道“会被极力反对,那些朝臣会为了不让这项制度的落实,不留余力的去阻碍,破坏,甚至会将朕弹劾下台。”
杨素叹道“是啊,这几百年来,大夏一直都是察举制度,能够进入庙堂的几乎都有些瓜葛,像现如今的朝堂,除了臣与齐大人,还有其余几位有名望的大臣,都是当年随太祖打江山的后代,家族根深蒂固,在大夏,出了皇室,他们最有话语权。”
杨素感叹,这也是为何几次与大周战败的原因。
那多些世家门阀根本不愿意出全力,保住自己派系的兵马,以至于最终表面上的三十万大军,到头来是一盘散沙。
一碰就碎了。
到最后大败而归。
“不,这势必会被反对,但是陛下给了天下读书人开了一条路,让民间的百姓有了一条出路,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确切实行小区,不仅是大夏的读书人,其余东方六国的读书人,都会奔赴大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