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心迹(二)(2/3)
清儿那样的生活吗”
元琮从自己的思绪中抬起头来,对景成帝突然提起来的话题十分不解:“大皇兄”
“清儿从小就是个坐不住的,这么多年跟着书忱在外面跑,人倒是稳重了许多。”
元琮笑道:“小时候母皇南巡,大皇兄就说以后要看遍天下的名山大川。”
“那你呢你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吗带着刘氏和萝儿一起。”
元琮一怔,笑容凝固在脸上。
自她降生起,就被册封为太女。太女意味着皇帝百年之后,天下都是她的,但是她却不会有机会如同元清那样,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山河。
羡慕吗
元琮感觉到自己心跳极快,同时也明白了景成帝问话的用意。
安排她的退路。
“你父后临终前,嘱咐朕的最后一句话,让朕保你好好活着。朕给你一块封地,但是远离大周,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过你自己想要的生活。”
元琮沉默。她这样敏感的身份,即便远离大周,难保不被有心人利用。届时战乱一起,景成帝和新帝苦心经营的盛世就要破灭了。
“朕知道你生在大周长在大周,骤然要远离故土……”
“母皇,儿臣不是不愿意。”元琮知道景成帝为了给卫皇后的一句承诺,已经殚精竭虑,“儿臣这个身份,不论离大周多远,只要有人有心利用,都是祸患,倒不如让太女身故,断了源头。”
景成帝一时间语塞。
元琦为了报年幼时帮扶的恩情,不惜以身犯险,冒犯皇权。元琮为了新帝权柄稳固,宁愿舍弃皇室的身份。
没有母亲不愿意看见女儿们手足情深,景成帝心中的郁结消散大半:“太女身故可不是小事,关系到诸多士族的命脉,卫家便是首当其冲,你可想好了”
元琮轻笑:“给儿臣一块封地,是三妹的主意吧。她能容得下儿臣这个危险因素,儿臣又怎么能陷她于两难何况,儿臣并不是完全出于私情,这也是保证大周朝堂稳定的最优解。至于卫家,一门出两位皇后,地位直追当年的薛家,姑姑饱读诗书,该怎么做也无需儿臣指点。”
景成三十年十一月二日,改襄亲王封号为“嘉”,另授宣政院院监,其礼部主客司郎中职位不变,依旧主理番邦事务。
景成三十年十一月十日,命嘉亲王元琦主理除夕祭拜之仪。
景成三十年冬至,嘉亲王元琦长女,年仅五岁的元宁,作出一首咏梅诗,得景成帝盛赞。
桩桩件件都是昭示着,元琦是皇帝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