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就要客运站大院(1/5)
在东北,白面是主食。
东北的小麦磨成面粉,粮油店供应给居民们。
老百姓家中对面食的加工,无外乎蒸烙烤煮煎炸。
蒸馒头、包子、花卷、饺子。
烙饼。
烤一般就是烤酥饼。
煮,就是饺子、面条和刀削面或者面片。当然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煮疙瘩汤。
煎一般都是二次加工。
煎馒头,煎包子,煎饺子。
油炸麻花、油条、果子等等。
以上提到的都是面食或者以面为主的主食。
东北人家平时吃的面条,有两种,一种就是手擀面,另一种就是干挂面。
以前,挂面是稀罕玩意,家家户户都是手擀面。
进入八十年代,很多面粉厂就进一步的深加工面粉了。
挂面也就出现了。
初期,很多生产厂家都没有包装。
主要原因就是产量不高,一上架就卖没了,根本就没有包装的必要。
大多是散装的。
后来,生产挂面的厂家逐渐多起来后,也有了竞争,于是开始有包装了。
一开始的包装是旧报纸。
按照1斤一把的标准,用报纸裁出长条形,把挂面裹上。
主要就是废物利用。
这样成本是降低了,可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
八十年代的报纸油墨质量也不好,经常出现掉墨现象。
把面条污染了,有的挂面上还会被印上一些字迹。
经常因为这些事闹出矛盾。
到了八十年代的中期,出现了专门的挂面包装。
当时就是一张白纸。
上面没有任何的文字和图案。
这也是厂家为了节约成本。
不想印刷专门的挂面包装。
有聪明的就专门刻印些大章,上面有厂家名称地址电话这些,每张白纸都提前盖上,这就是包装了。
这样的简陋包装过了两三年,到了现在,专门印刷的挂面包装也只有大城市的挂面厂才舍得,而小地方依然是白纸。
比如说南北河农场的小型挂面厂,就是白纸包装的。
一分场的挂面厂的白纸上盖着红章,而三分场的挂面干脆就是光板,白纸一张。
原先用面换挂面,一斤换一斤,另收2毛加工费。
现在也直接卖钱了。
一斤挂面045元。
一斤面半对半的毛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