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成活率涨了(4/5)
铲一小段,锄头就被打湿,沾满了泥土。
他不得不停下来,用小刀把锄板上的泥刮掉。
虽然增加了工作量,可依然让他铲了一根垄。
他站在地头,面向东方。
橘红的霞光射在水库的水面上,反射着五彩的光芒。
他远眺了一阵,收回目光,转头去铲下一根垄。
铲地这活是可以熟能生巧的。
前天他刚铲的时候,之所以慢,也是因为几十年不干这活了,也得有个熟悉的过程。虽然重生回来头两天,他也铲地了,那就是照葫芦画瓢,磕磕绊绊。
如今,他才是真正的捡回来了那种熟悉感。
锄头在他手里,灵活的像有生命一样。
铲到地头,他坐下来歇息,喝水啃馒头。
歇了十几分钟,又开始了下一根垄。
这一上午,他铲了四根垄,还剩下两根,下午就能铲完。
他骑上三轮,一溜烟的往家赶。
家里没人。
他打开了院门,把三轮推了进去。
这才去拌猪食。
饱食度已经黄了。
喂完了猪,亲和度99点。
到了这时候,熊贵清又有了兴奋的感觉。
还差一点啊!
豆包早就在屋子里不耐烦了。
这一定是老弟干的。
熊贵清忘了说,把豆包放在院子里。
喂了豆包,它也不再睡觉,生怕主人再度消失,亦步亦趋的跟着。
熊贵清重新灌了水,带了两个馒头,又拿了两个编织袋,这才骑车走了。
下午这两根垄完成的比他预计的还要早。
他又带着豆包骑车去了水库。
扯了满满两袋子野菜,这才骑车回去。
路过饲料地的时候,看着这几天的劳动成果,熊贵清心里很满足。
只要饲料地里的土豆长势好,今冬就不愁了。
按理来说,在东北养猪,冬天都是吊着养。
意思就是只要猪饿不死就行,因为天气冷,再催肥也没用。
只能明年开春后再催肥。
这是养大猪的做法。
而熊贵清是想入秋催肥,入冬卖猪。
他琢磨了,自己这个猪圈如果冬天能养猪的话,那就养;如果不行,就只能开春再说了。
这取决于这个神秘猪圈的保暖性和它的小气候。
就因为它是个神秘空间,因此熊贵清才有了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