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金台雅集(2/4)
口问道:“恕我眼拙,不知这是谁家公子”
朱国祚哈哈笑道:“你们都同姓,又来自同一个地方,竟然互不认识”
“小子山阴张介宾,见过张兄,家父是原绍兴卫指挥使。不知令尊何许人也”张介宾自我介绍道。
张汝霖正待解说,朱国祚笑着打断道:“他可是你们山阴的骄傲,状元郎公子,认识了吧”
张介宾闻言大震,目光炯炯的盯着张汝霖,没想到他竟然是张元忭之子,六年前引起全城轰动,虽然那时他才八岁,却也印象深刻。状元坊他也多次去过,只是不曾见过张家父子。
张汝霖也笑着说道:“敬循今日还不来,竟至错过老乡,不知介宾何时来京的,家乡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张介宾还在想敬循又是何人,听张汝霖发问,说道:“我是去年十一月到的京城,若说什么大事的话,就是三年前,徐渭出来了。”
张汝霖点了点头,说道:“此事我知,当初营救徐渭最得力者三,我父便是其一。”
“哦这我倒不清楚,只是听说诸多绍兴同乡大力营救,疏通关系,最终得以无罪释放。”张介宾闻言说道。
“对,越中十子中的诸大绶,彼时出任礼部侍郎,加上吾父,虽然只是翰林编修,但又有师友关系,最终在今上登基时大赦天下,徐伯才得以出来。”张汝霖解释道。
在二人闲聊时,朱国祚已经告辞离去,此时就只有他二人说着家乡话,家乡事。
“去年听说吴侍郎邀请徐渭进京,也不知具体时间,不然或可去给他接风洗尘,也算是全了家乡之谊。”张介宾想了想又说道。
“说不得,已经在路上了,此时六月,再不进京,运河又该冻上了。”张汝霖说道。
“先前你说的敬循不知是何人”张介宾问道。
“敬循啊,是我好友,也是山阴人。翰林编修朱赓之子,想必你也听说过戊辰科的事吧”
张介宾忙点头,表示知道。因为那一年正是隆庆二年,而状元也是绍兴人,名叫罗万化。而他会试排名是第35名,算是倒数。罗万化等人是那场君臣博弈中的幸运儿。加上下一科,隆庆五年,张元忭也一举拿下金榜状元。
隆庆朝唯二的状元公,竟都出自绍兴,一时传为佳话。如果是在其他地方,还只是刮过一阵风,很快就消散,但在绍兴城(山阴、会稽,一城两县)两位状元郎的故事绝对是妇孺皆知,经久不衰。
张介宾突然问道:“雨若兄,不知你是否婚配”
“未曾,你怎么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