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外察结果(2/3)
辅指示,降低拾遗人数,共提交……等七人,由吏部进行罢免。”
此言一出,会场顿时热闹非凡,四千五百余官员,竟然只罢免了九十人。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得以幸免,完全将那哭天喊地的那九十人的声音压了下去。
过了好一阵,申时行才继续上前说道:“最后由我来代表户部宣讲,过去一年,在座同僚共同努力下,岁入达435余万两,比五年前250余万两之数,增加了5万两,财政收支相抵,尚结余5万两,扭转了长期财政亏虚的状况。”
众人闻言默然不语,国家财政确实扭转亏损,可天知道他们为了这00多万两付出了多少心血。
在申时行一一列举的事实中,恳切话语里,渐渐引起了部分一心做事的官员附和。吕坤便是其中一个,声音从零散到汇合,渐渐响彻全场。
申时行见此,讲得更卖力,终于带动了全场。此刻考成法带来的负面情绪,在国家荣辱面前,卑微的不值一提。
他们都是来自大明王朝的各个角落,深知这几年带来的改变。只是之前怨恨张居正霸道,将隆庆改革成果归于高拱。
不管是隆庆朝还是万历朝,张居正都是内阁一员,是改革派核心,从未改变。
十年改革初见成效,这让经历过嘉靖末世的官员尤为感触。否极泰来,真的只用了短短二十年,就做到了由乱到治。
申时行看着众人神情,总算是松了口气。他始终担心,一味的强硬会带来绝对的反弹,而他要做的,就是帮张居正缓解与众官的天然矛盾。
不止是他,内阁的吕调阳、张四维,六部的谭纶、马自强等人都是如此。
强硬的自始至终只有张居正一人,他一力压服了天下反对派,还用考成法逼着众人做事。而他们这些张居正的伙伴,都如捧月的众星般绕其四周。
内阁中,张居正听着干事传来的消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时御膳房太监领着一群宦官提着食盒而来,摆放整齐后,对张居正说道:“这是陛下赏赐,张相与各位大人请慢用。”
会同馆申时行已经把官员升迁转任大致交待。这时礼部马尚书和徐春甫联袂而至,将太医院医官举荐事宜告知众官,让他们秋季进京。诸事完毕,众官散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陆续去吏部交接好,便能走马上任。
在张居正等人用膳时,申时行前来回话,张居正叫道:“汝默来了,过来一起用餐!”
申时行入座,简单汇报了外察工作,张居正先前已经听人汇报过一遍,却仍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