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震动(2/4)
庆隆自己在心里已经给这个方案判了死刑,但他还是让超算以及自己的科研ai狄拉克进行了一下可行性研究。
果不其然,屏幕里的狄拉克脸色铁青的向唐庆隆递来了两个“信封”。这位与某个伟大量子物理学家同名的科研ai非常严肃地向唐庆隆提出了抗议,“唐先生,我认为您可以把我们的时间放在更加有意义的问题上。这些愚蠢的问题甚至不需要严密详细的计算,您也应该能推断出它们不可能实现。”
“光靠自己的臆想去搞研究,那等待着我们的就只有荒谬的错误。”唐庆隆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了一句,然后点开看了看两份研究报告。
推着地球飞行的方案彻底没有了希望。按照现有的实验室科技水平同比例估算,就算要在半个地球上堆满无工质推进器,并且完全无视能源问题后全力工作五千年,地球的运行轨道也不会产生足以被人类感知到的变化。这个想法很浪漫,但是做不到。
飞船的念头就更没谱。哪怕用上根本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的人体低温保存技术,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也不可能制造出一艘足以穿越12光年广袤空间的化学能宇宙飞船。
离地球最近的类地行星(还不一定能支持人类生存)蒂加登b正巧在三千四百光年的范围之内,而它距离地球的距离正是12光年。
比较有成功可能的方案是,通过太阳帆携带上一堆人类基因样本,在宇宙中以慢速漂流瓶的形式寻找星球——通过舰载ai尽量寻找一个绿色和蓝色占比高,且大气温度合适的星球。
飞船落地后,利用定向培养的大脑、脑机接口和飞船里塞着的一批机械义体配合,或许能在降落之后,让这些诞生在外星球上的大脑接管机械躯体。然后为定向培养复制克隆人类做好准备。
通过违反几乎所有联合政府设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发射大约两万艘类似的漂流瓶后,这个方案有不超过2%的成功率,能够实现人类物种在其他星球上的繁衍和生存。
而以目前的联合政府科技水平,这两万个漂流瓶得用至少一百年才能全部完成发射。如此高频率长时间的火箭发射,甚至可能对大气层造成极其严重的损伤。
根据狄拉克的计算,当发射持续到三十年后,地球大气层就会开始重新出现臭氧层空洞,并且导致地面皮肤癌发病率快速上升。但这是也没有办法的事情——发射效率最快的方案就是用高污染的大推力化学火箭。清洁燃料推进火箭的成本太高,发射推力又太弱。保护大气,那就意味着发射要持续到三百年以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