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一章 自行招募 万人空巷(三更求订阅)(2/4)
这叫什么事情呀,要花钱,还要保持战斗力,还要满员,还要惩罚。
“父皇你这你这儿臣不做这个将军了儿臣没钱呀五哥就算有钱,这钱也不能这么花呀,我们虽然是大唐的皇子,这也太坑人了吧!”
李治那里一脸的拒绝。
只不过,李世民却看向了李佑问道“佑儿,你愿意吗?”
这个时候,李佑一个躬身“多谢陛下,定不让陛下失望。”
“哈哈好稚奴呀,你五哥同意了,你还有什么话说?”李世民笑嘻嘻的看着李治。
李治这个时候无语的道“五哥同意了,儿臣还有什么好说的,只是父皇多少给点东西吧。”
李世民笑着摇摇头“没有了,好了,你们可以走了。”
李佑躬身行礼退出,一边的李治还要说什么,但是却被李佑给抓走了,看着离开了甘露殿的两个儿子,李世民微微的叹息一声“希望你们两人可以摸索出一条道来呀。”
为什么说这句话,其实李世民凭空的多弄出一卫,一是用来给李治的后路,其次也是重新摸索一条军队制度。
府兵制不行了,李世民这个帝王已经看到了府兵制的弊端首先,府兵制是兵农合一,这些士兵的战斗力,良莠不齐。可能有些是老兵,大家聚一块又认识还都认识,战场上互相有照应。有些是新兵,没受过专门的训练,战斗力就差容易出现逃兵的问题。
其次现在疆域比以前扩大很多。在南北朝时,出征几个月就可以回来,而现在可能几年都回不来。长时间的背景离乡,会担心自己土地会被兼并。而且,府兵出征的装备都是自己准备这让士兵的积极性变差。
最后府兵制兵役太过繁重,参加府兵虽然可以免除徭役。但是,年龄要从21岁至59岁。时间太长了,而现在贞观后期国家的生产为大大提升。老百姓的腰包里有钱,宁愿自己掏腰包缴纳税收,也不愿去当府兵。
所有的府兵制都在建立在均田制上的,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
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海有就是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前有所减轻以及实行三长制,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