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四章 赴约灰影 熟人相遇(1/4)
“公子!”
房遗直上了李佑的马车,看到房遗直上了车,李佑也是露出了微笑的表情,然后先让房遗直坐下,等房遗直坐好之后,跟着问道“大郎最近朝中有什么大事呀?”
“没有什么大事,现在朝中讨论最多的基本上只有两样,一是襄州的善后,其次就是这次的春闱,陛下对这次的春闱十分的看重,已经让家父和长孙司空一起为此次的春闱拟题了。”
“陛下不亲自拟题?”李佑问道?
“也不是其实陛下以前也拟过题,不过,有很多人拿陛下打题据说哈打中过几次,因为这样,后来陛下就不再亲自拟题了,而是让其他的人拟题!”
嘻嘻这个其实很有意思,我们现代的高考有一个地方叫毛坦厂中学,到了毛坦厂生活是这样早上起床,早自习,早自习结束,吃早饭,上课,也就是就分钟离开教室去吃早饭。
中午放学,下午两点上课,大多数都是吃了中饭,立马回到教室随便趴一会就看书,下午下课,然后吃晚饭,晚自习,一直到,就是做题做题做题,点学校关灯,大多数同学都是下了晚自习一直看书到点熄灯再回去。
对于一个从来没上过晚自习的人,一下子要上那么久,实在熬不住,根本坐不下来,所以一下课,有人就冲出去,为此班主任还问这些人为什么不看书到点。
然后回去就是洗澡睡觉,住宿舍的大多数还要用小台灯再看会书,外面租房的还要学习到一两点。
宿舍是人一间,上下铺,有个阳台,没有空调。每天的生活真的是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
为什么要这样压缩自己的时间,就是为了可以刷题,多做题目,多会题目,这样就算是笨蛋,在运气好的情况下也可以金榜题名,考入心仪的大学,古代的科举,比现在的高考要金贵百倍,因为古代的科举考中之后,你就可以成为官,成为人上人。
所以不用猜也知道,古代对待科举更加的疯狂,十年寒窗苦不说古代也有人想要走捷径,所以就出现了打题的人,这打题的人,其实就是猜出题人心思的人。
古时候是做文章,谁都知道,如果可以早早的弄到题目,那么做出的文章一定会更好一些,顺治年的殿试在瀛台由顺治帝亲试,题目是《瀛台赋》。
常熟的陈宿源,是前明老秀才陈式的儿子,陈式曾经作过一篇《燕都赋》,自认为是得意之作,叫陈宿源从小熟背。这次阴差阳错碰上了,陈宿源把老爸的《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