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章 立起人旗不要头(终)(4/8)
开口。他每个字都吐的极为小心,虽然声音刚出口,就会瞬间被噪杂的鼓乐声吹散,但他背后的女人总能立刻开口替他转述。
女人看着瘦弱,一开口,温润的嗓音便如同仙乐奏响,一道道仙旨传下,把凡间的一切声音都压了下去。
“人历元年,元寇与朱贼交战于此,朱贼势弱,据城而守,元寇势强,驻营而围。
历二十余日,两军粮草均已见底,欲借粮于民,然则百里之内,无不远走避祸。
唯有牛家庄,自练义勇五百人,筑寨屯粮,御敌于外,安居乐业。
说来可笑!
恍恍惚惚一小民,
未识天道火克金。
乾坤扶正萧杀后,
转将苍生赠大明!
朱贼先来,提兵马一千。
言说:元以胡虏之贱而治汉民,犹如黄土覆苍天,苛政重赋,百姓积苦。小明王携仁义之师,替天行道,吊民伐罪,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所到之处,莫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今日粮草耗尽,欲借粮牛家庄。
庄众感戴明王仁德,倾全寨粮草以助王师,更派五百义勇助阵,庄寨只留下老、弱、妇、孺千余人,日夜巡视不缀。
次日,朱贼趁夜突围,然不与元寇交锋,转向河北,退守徐城。
朱贼走后,元寇得知牛家庄曾借粮与朱贼,恼羞成怒,派一百军马断水源,践良田,围困牛家庄。
呵斥道:既有粮予贼,为何无粮予国想来牛家庄屯粮甚广,献粮三千担即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牛家庄一无粮草以上供,二无青壮以迎敌,紧闭寨门,连派快马求援。
老幼固守庄寨三日,连起急报十一封,带金银细软上下打点,然则——
朱贼帐下升歌舞,
十万壮士展兵锋。
醉鱼骨瘦衣袖重,
雄师罗列女墙中!
啧,真、真英雄!
老弱孤守至第四日,水米尽绝,全庄老小饮马溺以解渴、嚼藤筐以充饥,十叟含泪血书,不谈援救,只求五百义勇立时还归牛家庄,逼退元寇,即刻还营!
书信尚无结果,元寇已入寨中。骠马劲弩追竹仗,长枪弯刀推土墙。黄犬难逃作汤煮,拙禽惊飞恨天低!青壮填沟壑,老孺卧沙丘,头颅池中滚,血气地上息,黄沙风卷过,乌雪绽红花!炊烟自此不再起,漫天净是鬼头鸦!
元寇撤回,明贼将五百义勇放归,庄寨已成死地,再无一缕乡音,只剩满地枯骨,有乌鸦作邻,有硕鼠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